《短評》全民普發現金 難保不會成另一個前瞻黑洞

行政院在12日提出「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在12日提出「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圖:行政院提供)

稅收超徵4000多億元究竟該「還稅於民」還是「經濟成果全民共享」成為爭論焦點,行政院12日提出「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長達24字的名稱,顯然想包山包海又不願跟隨在野黨「還稅於民」的步調。

細讀行政院版草案,簡單7項條文就將普發現金1800億元,準備挹注勞健保、台電的1000億元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的1000億元都匡列其中,準備在年後才能提出的特別預算案中闖關;也難怪,台聯黨立委在第一時間就質疑「一顆田螺煮九碗湯」,不但讓蔡政府在選前愛怎麼花就怎麼花,更試圖綁架在野黨不得不通過草案。

在野黨喊出「還稅於民」發現金,更步步進逼要求在農曆年前發放,有明顯時程壓力,然而行政部門提出社會經濟韌性,著眼至少未來一年經濟景氣不佳的總體情勢,應考量的是中長期策略與方案,連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的簡報,也通篇強調總體經濟的外在壓力,因此將特別條例及預算的時效延長到後年114年底。

面對媒體質疑「年前發現金」和中長期社經韌性體質這兩種目標看似背道而馳,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強調沒有矛盾,法案名稱就清楚揭示疫後、經濟變局等3項主軸,尤其去年編列增加的公建預算趕不上更嚴峻的經濟情勢,也難以等待後面的預算分年做,將可能因此錯失轉機,預算的編列也有短中長期政策因應。

但令人質疑的是,行政部門研議以1000億元挹注勞健保虧損和台電資源與電價補貼,不過在今(112)年總預算中已經編列1500億元以改善電網名目挹注台電、同時編列450億元挹注勞保;台電虧損有能源政策、電費費率等結構性問題,勞健保也有待改革之處;如今再挹注資金,更令人不解這些財務黑洞難道不是更應該思考治本的解決之道?

另一方面,對於加強經濟、社會韌性的1000億元,行政部門洋洋灑灑列出「推動產業和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擴大公共運輸補貼」、「減輕居住負擔及提高居住品質」、「擴大吸引國際觀光客」、「強化農業基礎設施」等項目,這也令人似曾相識?

回顧早在疫情之初的振興紓困方案,經濟部就已提出中小企業電商數位轉型等政策;擴大北中南生活圈及縣市公共運輸是九合一選舉的熱門話題;減輕居住負擔更傾向挹注租金補貼,換言之,一系列早已提出的政策、政見或應以年度預算執行的工作,又都被包進這項特別預算中。

龔明鑫在面對媒體追問具體經費分配時說出,包括台電在內,各執行單位要把具體計畫及可能需求經費提出,再和主計總處協商分配,如此,更令人擔憂各部會是否為編而編、甚至灌水,導致浮濫編列?

別忘了,九合一大選的焦點之一,就是前瞻預算投入公共建設到底花到哪去了?如今為了趕發現金而包裹編列的特別預算,會不會又變成下一個前瞻或防疫紓困特別預算?朝野在搶發現金的同時,更應記取教訓,為人民看緊荷包。(李人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