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取消巴氏量表貼近民心 蔡政府還不趕快拿香跟拜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拋出「兩類人」取消巴氏量表政見,引發迴響。(圖:李明朝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拋出「兩類人」取消巴氏量表政見,引發迴響。(圖:李明朝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要求廢除80歲以上巴氏量表,衛福部長薛瑞元前一天還說開放民眾自由選擇聘僱外籍看護工,可能衝擊國內勞工市場,第二天行政院長陳建仁就指示衛服部跟勞動部檢討現行申請資格跟程序,未來不分年齡、疾病型態或經濟能力,讓有需要的民眾都能申請家庭看護移工。

過去政府設立80歲以上或者巴氏量表評估失能狀態等門檻以保護本國勞工,卻無視於全體國民高齡化不可逆狀態下的長照需求逐年升高,等不及的民眾只好自謀生路,合法轉非法地上轉地下,徒然讓不肖業者甚至醫療院所賺黑心錢,幾乎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政府卻忌憚選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目前的長照人力選擇各有優缺點,本國籍看護溝通無礙但薪資水準高,而且通常無法做到24小時照顧,外籍看護與被照顧者同住容易培養信任關係,但即使薪資較低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與本國勞工並無市場衝突。政府推動的長照2.0喘息服務成本最低,卻也最難以讓子女放心。

長照既然是全民共業,但過去八年民進黨擔心勞工團體反彈,遲遲不敢全面開放外籍看護工。沒有執政包袱的侯友宜開出第一槍以後,陳建仁馬上支持多元認定,等於承認政府現在大力推動的長照2.0無法真正反映民眾需求。在野黨提出政見後執政黨馬上採納,後續可能的政治成本由對手吸收,又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爭取民意支持,自然是求之不得。

不過跟進歸跟進,總不能照章全收被國民黨牽著鼻子走,因此陳建仁表態後,薛瑞元繼續批評侯友宜取消巴氏量表的門檻為什麼是癌症第二期?為什麼是70歲?無視於年齡或失能條件原本就是政府設立的門檻,現在反過來攻擊對手。其實政府擁有最充分的數據資料,可以評估未來的失能人口增長趨勢,引進外籍移工的量能,或者政府與民間各自能負擔的長照財務比例,從各方面劃分門檻界線才是當務之急,為了怕送分給對手而打口水戰絕非全民之福。(陳楷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