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基隆「護海公投」戰線延長 將成藍綠白大選年新戰場

行政院否決基隆市前議員王醒之(右)領銜提出的護海公投,市長謝國樑(左)宣布將提行政救濟。(圖:謝國樑臉書)
行政院否決基隆市前議員王醒之(右)領銜提出的護海公投,市長謝國樑(左)宣布將提行政救濟。(圖:謝國樑臉書)

行政院宣布基隆地方發起的「護海公投」不屬於地方自治事項,認定基隆市政府違背憲法和中央法規,要求市府停止公投後續作業。此舉立刻引發地方公民團體痛批沒收公投、大開民主倒車,市政府也宣布將提出訴願甚至行政訴訟,「護海公投」會不會演變成影響選局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恐怕將考驗朝野各陣營。

針對基隆協和電廠改為燃氣發電計畫,引發基隆當地反彈並發起「護海公投」,行政院在4月21日宣布,基隆市政府對於護海公投的審查決定違背憲法和中央法規,行政院依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發函撤銷基隆市政府在3月31日的審查決定,市政府應停止執行這項公投的後續作業。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更指責基隆市政府,在內政部認定護海公投不屬於地方自治事項後,就應依法受到認定結果的拘束,但市府不但沒有駁回,甚至函請領銜人王醒之補正公投案的主文和理由,已經明顯有恣意違法之處。

行政院主張,公投案涉及台電協和電廠改建計畫,依電業法和電力政策,都屬於中央專屬事務,有關填海造陸的區域也已納入基隆國際商港的港區範圍,屬於交通部權限而非地方自治事項;行政院更指出,水產動植物保育區的設置屬於中央專屬的海洋漁業範疇,不因為公投主文宣稱「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就改變屬中央的事實。

不過推動公投的公民團體「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主張,「護海公投」提案內容僅涉及基隆市政府拒絕在基隆的保育區填海造陸,並未涉及協和電廠可否轉型為天然氣電廠,但行政院、內政部和中選會以非地方自治事項的理由沒收公投,不但是大開民主倒車,更是完全扼殺民意表達的權利。基隆市長謝國樑則抨擊,民進黨中央就像是個暴力犯,不但做了不應該的事「還把被害人的嘴巴捂起來」。

事實上,早在民進黨在野時期、公投法立法通過前,民進黨就曾為了同樣攸關中央能源政策的核四議題在貢寮鄉、尤清時代的台北縣、陳水扁時代的台北市舉辦過核四公投。而「反核」與「公民投票」更是民進黨在野時期的兩塊神主牌,然而民進黨操作多年的公投綁大選在2018年踢到鐵板,很快就推動修法脫鉤,證明公投說穿了也只是民進黨政客為了奪權的工具,全然不是為了理想、理念。如今更為了備受爭議的能源政策而不惜沒收公投。

行政院撤銷基隆市府對「護海公投」的審議結果,市長謝國樑宣布將提訴願甚至行政訴訟,顯示戰線又將延長,民眾黨也表態在護海公投的後續「不會缺席」。大選年,任何政治動作都可能激起難以預料的大海嘯,「護海公投」會不會重演三接藻礁公投成為全國焦點,甚至成為影響選局的關鍵因素,朝野各陣營已經開始沙盤推演了。(李人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