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已成美國弱點」 華府施壓另闢供應鏈、切斷對中依賴

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石墨,已成為美中科技貿易戰的最新戰線,華府正以關稅施壓電動車與電池製造商,建立排除中國的石墨陽極新供應鏈。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已宣布,即便中國把持全球97%的陽極產能,本月起對來自中國的天然與合成石墨陽極課徵25%關稅,2026年起也對在中國加工的天然石墨課徵25%關稅。

不過,美國從明年1月起將對內含中國石墨電池的電動車,提供降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的兩年豁免。

顧問業者Fastmarkets電池原料分析師格奧爾基耶夫說,美國在與中國貿易對抗時,石墨已成為美國的弱點,「美國政府被迫承認,若任何車輛要符合IRA的減稅優惠,電池製造商短期內都需要中國的石墨」,「但他們鐵了心要盡快關閉這個漏洞,只給業者幾年時間,從頭打造新的供應鏈」。

首爾New Electric合夥公司合夥人葛雷格里說,陽極約占電池體積50%,卻只占10%成本,使力圖打造符合 IRA供應鏈要求的業者,聚焦於採購鋰、鎳、鈷等陰極高價金屬,「在 IRA於2022年通過後,中國以外的電動車廠、電池製造商、電池原料生產商,幾乎都完全忽略確保(石墨)替代來源。」

不過,分析師表示,以生產合成石墨的原料針狀焦而言,美國是對中國的淨出口國,該產業應能在三到四年內,把現有廠房轉為生產電池等級的陽極粉末。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谷歌導航避收費站 功能看似方便卻是「坑」 致駕駛挨罰
拜登新政策有漏洞 無證客被捕登記後 又釋放入境
賣淫、販毒、謀殺 委國最大黑幫滲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