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時隔30年重現宜蘭大礁溪 實驗林場:有助生態復甦

總共10張照片拍到石虎的身影,地點就在宜蘭大礁溪地區,宜蘭大學森資系鍾同學原本在學校實驗林場設置紅外線相機,要研究台灣鼬獾夏秋季的日夜活動模式,沒想到拍到意外驚喜。

宜蘭大學森資系鍾同學表示,「一開始以為是麝香貓,但是突然覺得牠的姿態不一樣,然後想到石虎也是很像貓,所以就去找牠的特徵。」

宜蘭大學森資系葉同學補充,「照片就越看越不對,這明明就是石虎,就嚇到了。」

石虎多分佈於苗栗以南到嘉義、台南一帶淺山丘陵及山區。宜蘭大學指出,過去宜蘭在日治時期就有石虎分布紀錄,也有毛皮使用與交易記載,但近30年的調查報告已不見石虎蹤跡。

宜蘭大學實驗林場長張資正認為,「北部山區的消費者、頂級的消費者或者是掠食者的出現,有助於生態鏈,確保生態系統的完整。」

宜蘭大學大礁溪的實驗林場認為,石虎是高端掠食者重新出現在大礁溪山區,有助於當地生態復甦,避免草食性動物過度繁衍,對林場而言是很大的鼓舞。這隻石虎是在地原生種還是從外地遷徙而來,以及當地是否有族群生存,都還要再調查。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秘書長陳美汀指出,「因為大礁溪既然已經是評估潛在的適合石虎棲地,現在又有1筆紀錄,當然就是應該更是要先把這個地方保護下來。」

不過,由於大礁溪山區近年面臨民宿、露營區的開發壓力,為當地帶來許多遊客,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認為,大礁溪被評估是石虎適合的棲地,現在又有個體被紀錄,當地開發的問題應該被重視;也有學者認為,大礁溪人和動物間如何共存共榮,應該開始被勾勒和討論。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宜蘭大學生態調查 睽違逾30年拍到石虎蹤影
苗栗防路殺跨河通道完工後 首次拍到石虎
南投魚池茶農發現死亡石虎 體型瘦弱初步排除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