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為實現氣候目標 2050年碳捕捉量需增3倍

(中央社巴黎4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人類到2050年持續從大氣中移除的二氧化碳量必須是現在的4倍,才能將全球暖化的氣溫升幅控制在關鍵的攝氏2度以下。

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在這份重要報告中警告,大規模擴張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可能會占用種植糧食或生質燃料原料的土地,而從大氣中捕捉二氧化碳的新技術是否能足夠快速地擴大規模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目前99%的碳移除來源為造林。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第2版「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在檢視各種減排方案後,2050年底前必須從大氣中捕捉70億至90億公噸二氧化碳。

第1版「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曾提到,去年全球碳排量為400億公噸,有20億公噸二氧化碳主要透過再造林移除。

50多名研究人員表示,「除了快速減少排放」(這仍是「最重要的減排策略」),從大氣中消除二氧化碳對於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目標「也是必要的」。

其中一些科學家同時是聯合國(UN)「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成員,這個小組已認知到碳捕捉的必要性,但在實現「碳中和」的場景中僅賦予它有限作用。

報告寫道,二氧化碳移除「在研究、公共意識和新創公司方面都經歷快速成長」。

但專家也說,由於政治因素和缺乏公共資金挹注,「目前出現放緩的跡象」。他們呼籲各國政府制定政策,促進碳移除產業發展。

根據這份報告,由於企業對碳信用額度的需求,碳捕捉市場正在成長。碳信用額度是一項爭議性工具,因為它允許企業透過資助減碳專案來抵銷其碳排。

國際環境法中心(CIEL)稱這份報告「凸顯一項令人擔憂的趨勢,即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越來越常被吹捧為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

國際環境法中心專家傅爾(Lili Fuhr)說:「對於碳移除技術的關注危險地分散了注意力,使人們從應對氣候危機迫切亟需的行動,即全面、迅速、公平且資金充足地逐步汰除化石燃料分心。」

要移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透過植樹造林等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將碳儲存在地底或再利用材料,但這在目前的碳移除量中僅占不到0.1%。

技術型碳移除方法則包括直接空氣捕捉與碳儲存(Direct Air Capture with Carbon Storage, DACCS)、生質能源碳捕捉與封存(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將生物質轉化為生物炭,或在土地及海洋中撒下能吸收碳的碎石。

國際環境法中心指出,其中一些技術,例如DACCS,「會對生態系統和社區構成巨大風險」。

這份報告呼籲盡速發展碳捕捉技術的同時指出,不應轉移對減排的關注。

報告作者之一藍姆(William Lamb)在發布會上表示:「即使我們在碳移除方面採取有力的行動,如果不能大力減少化石燃料和毀林所產生的碳排,巴黎協定的氣溫目標仍將遙不可及。」(譯者:王嘉語/核稿:陳政一)1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