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技能導向落實差異化教學 體育署打造體育課堂新樣貌

「翻轉體育新希望.愛上運動真健康」體育教學成果發表記者會大合照。(體育署提供)
「翻轉體育新希望.愛上運動真健康」體育教學成果發表記者會大合照。(體育署提供)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出席「翻轉體育新希望.愛上運動真健康 體育教學成果發表記者會 」致詞。(體育署提供)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出席「翻轉體育新希望.愛上運動真健康 體育教學成果發表記者會 」致詞。(體育署提供)

教育部體育署今(6)天舉辦體育教學成果發表記者會,分享近幾年配合108課綱所推動的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增能計畫執行情形。包含105年度起推動的「體育教學模組教師認證計畫」、107年度啟動的「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QPE(高品質體育教學)發展計畫」以及「國民中小學體操教學推廣計畫」除了提升教師專業知能,也讓體育課不再以技能導向出發,而是配合學生能力進行差異化與素養導向教學。

教育部105年度起推動「體育教學模組教師認證計畫」、107年度起進行「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QPE(高品質體育教學)發展計畫」,並展開「國民中小學體操教學推廣計畫」。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在成果發表會上表示,希望新世代的體育教學能夠與生活情境結合,讓教師透過互動、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融入課程主題,而非像以往一般強調技能導向與活動本位。

例如過去體操課程會有標準的單槓、平衡木、跳箱等技能,而體育署發展的「體育教學模組教師認證計畫」與「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QPE(高品質體育教學)發展計畫」,則是協助老師依據不同年段以及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再搭配相對應的體操動作等多樣化的肢體練習。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QPE(高品質體育教學)發展計畫主持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林靜萍教授指出,計畫透過教材研發、教師增能研習與工作坊等形式,除了培養種子教師到全國分區進行分享,教材的使用也因應不同情境狀況做微調,以利第一線教師落實差異化教學。

然而林靜萍教授也提到,目前「評量方式」是比較大的挑戰,像是如何在108課綱所重視的學習歷程而非學習結果,以及每學期的課程必須幫學生打分數之間取得平衡,仍是未來將持續討論及研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