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硬體「一次賣斷」痛點!Maktar靠2招策略,口袋相簿、備份豆腐也能賣破億

「做硬體,除了要把產品做出來,還必須賣得動才算成功。」Maktar創辦人陳良信用短短幾句話,總結在創業過程遇到的挑戰。

2014年,他與太太一起投入創業,作為資深「果粉」,陳良信自行研發了一款名為「Piconizer口袋相簿」的3C小物,長相外形酷似隨身碟,只需要將其插上iPhone手機的電源插頭,就能即時匯出並備份所有的照片與影片,解決使用者在當時經常遇到的儲存空間不足困擾。

如今的Piconizer口袋相簿系列已經升級到第4代,成為當家明星商品,與另一款講求邊充電、邊備份資料的「Qubii備份豆腐」,雙雙成為帶路雞,為Maktar創下年營業額超過新台幣3億元、產品銷售量破百萬的成績。

精準打中顧客痛點,讓Maktar一直都處於獲利狀態。不過,Maktar販售的所有商品,包含口袋相簿、備份豆腐,以及周邊商品如充電器、隨身碟,都屬於使用周期較長的硬體用品,意味著「打破營收天花板」會是他們的重要課題。

對此,陳良信有2大經營策略來因應:第1招,是拓展海外市場,藉由擴大銷售範圍吸引新客。

maktar 圖/蔡仁譯攝影
maktar 圖/蔡仁譯攝影

進擊日本打空戰,衝聲量拚變現

「早在創業初期,我就知道Maktar要做的是全球性商品。」陳良信說,綜合考量各市場對產品的接受度、iPhone市占率、代理商合作默契等因素以後,Maktar選擇日本作為他們的出海首站。

將產品打進陌生市場是一大考驗。「很難找到真正合適、懂產品理念的代理商。」陳良信指出,即使合作的代理商認識日本在地大型通路,能把產品陳列在東京新宿的Yodobashi(友都八喜)、Bic Camera店鋪內,但最一開始乏人問津,「商品掛在架上,結果沒有人知道你是誰,賣不動啊!」

經過評估,陳良信決定先在日本發動「空戰」,由團隊親手操作線上的臉書廣告投放、電商生意,「我們自己傳遞自己的品牌故事,把聲量做起來,讓大家認識Maktar。」下一步,再交由代理商把產品帶到實體通路發貨,「線下實體店面的生意很重要,約占整體的70%至80%,絕對不能放棄。」

這套策略奏效,Maktar於日本市場的業績呈現翻倍成長,並在2022年創造約新台幣2億元的營收。

除此之外,陳良信表示,目前也已經瞄準泰國、越南及韓國等地區的商機,「希望將同一套運作邏輯複製到其他海外市場,現在都還在摸索,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靠「加值」抓牢熟客,將推專屬影像管家

第2招則是增加Maktar產品本身的附加價值。「傳統的硬體販售思維,通常是一次性賣斷;一旦產品銷售完畢,廠商與客戶之間基本上不會有太多交集。」陳良信認為,這樣其實不利於任何硬體新創的長期獲利,「更好的作法應該是:成功賣出產品後,還能與客戶建立長期的互動關係。」

有鑑於此,Maktar團隊已經計畫導入更多的影像分析功能,以及預計在明年推出無線版的影音備份裝置,為每一位用戶打造專屬的「個人智慧影像管家平台」,協助妥善管理及運用影像資源。

2024年是Maktar邁入創業的第10年,「我們積極尋找下一個成長曲線。」陳良信說道,硬體賽局中肯定存在很多競爭對手,總會有人推出效能更高、價格更低的產品,「比起擔心外部競爭,更重要的是關注自家產品的迭代過程,必須確保與市場需求同步。」

陳良信_Maktar創辦人_2023_10_12_蔡仁譯攝-17.jpg 圖/蔡仁譯攝影
陳良信_Maktar創辦人_2023_10_12_蔡仁譯攝-17.jpg 圖/蔡仁譯攝影

Q:Maktar主要客群是誰?

跟其他3C產品不太一樣,Maktar的用戶是女性居多,這群人最常拍照、最可能把手機記憶體灌爆。所以我們從最一開始,包含品牌故事頁面、包裝,都是以女性消費者喜好作為設計導向,主打高質感與容易上手,只要把產品接在iPhone上,就能輕鬆把照片備份出來。

Q:目前線上、線下的營收比重如何?

現階段透過電商通路,包含日本樂天(Rakuten)、亞馬遜(Amazon),銷售量大概占整體的3分之2;透過經銷商與代理商在線下實體店面賣出去的量,大約是3分之1。但我希望未來的營收比重能各占50%,這樣才是比較健康的結構,目前還在找更合適的代理商。

Q:關於出海,有哪些經營海外市場的有效策略?

以日本市場為例,我們直接去那邊開公司,近期在三田(東京都港區)買下一個辦公室,空間不大,但足夠展現Maktar落地的決心,也能說服當地的合作夥伴;此外,關鍵是雇用日籍員工來經營客服、寫行銷文案,日本人最能掌握當地文化與人際關係眉角,任何台灣人都取代不了。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