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剛Google,昨夜微軟正式發佈“ChatGPT版Bing”,打響新一輪AI之戰

微軟vsGoogle,新一輪AI戰爭已經打響!

各國科技大廠大幅裁員的陰霾還未褪去,ChatGPT這個無心插柳的產物就已經炸開了AI新世界的大門。

Google前腳在2月7日宣佈將發佈新品Bard ,微軟後腳就發佈新版Bing。

北京時間2月8日凌晨,在華盛頓雷德蒙德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微軟宣佈將OpenAI傳聞已久的GPT-4模型整合到Bing及Edge瀏覽器中。

更早之前,微軟便宣佈要將ChatGPT整合進Teams以及Office辦公套件中,即Word、Excel、PPT。接下來微軟可能會陸續將AI能力融合進產品矩陣。

微軟CEO Satya Nadella霸氣表示,比賽今天開始,我們將繼續前進並快速行動,希望在搜尋領域再次獲得很多創新的樂趣。“因為現在是時候了。”

就在發佈會開始的幾個小時前,ChatGPT還因滿負荷運行而暫停服務。

毋庸置疑,微軟、Google掀起的新一輪AI大戰已經打響。並且,戰火正在向外蔓延。

1.微軟硬剛Google

今天無疑是Bing搜尋的里程碑時刻。

(圖片來源: TechCrunch/Frederic Lardinois)

在凌晨舉行的發佈會上,微軟高管表示,今天將推出人工智慧增強型Bing的有限版本,一些早期測試人員可以訪問功能更強大的版本以收集反饋,更廣泛的發佈將在未來幾週內進行。

新版Bing的技術核心由GPT-3.5的升級版GPT-4提供支援,微軟稱之為“普羅米修斯模型”,並表示它比GPT 3.5更強大。

新版Bing涵蓋的資料範圍更廣,可以引用最近1小時發佈的資訊回答使用者的問題。如果使用者提出的問題比較模糊,新版Bing則會嘗試“反問”使用者,並為使用者給出相應的答覆建議。

(新版Bing功能展示)

發佈會上,微軟負責搜尋和裝置的副總裁Yusef Mehdi做了一個有趣的演示,他要求新版Bing編寫一份為期五天的墨西哥城旅行行程單,然後將它提出的內容轉化為一封電子郵件,並行送給他的家人。

很快,新版Bing給出了一個完整的回覆,並在其冗長的回覆底部註明了內容來源——一系列旅遊網站連結。Mehdi表示,他們非常注重將內容推回至內容創作者,讓人們能夠輕鬆進入這些網站。

同時,微軟還將ChatGPT底層技術整合到公司Edge瀏覽器的右側邊欄中。使用者可以用它體會到類似ChatGPT的對話體驗。例如,使用者能夠讓它總結一份冗長而複雜的財務檔案,或者將其與其他檔案進行比較;可以提示聊天機器人將這些見解轉化為電子郵件、列表或具有特定語氣(例如專業或有趣)的社交帖子。

(圖片來源: TechCrunch/Frederic Lardinois)

此外,有知情人士稱,微軟計畫發佈新產品,幫助大公司使用ChatGPT技術推出自己的聊天機器人,並允許公司建立自己的ChatGPT自訂版本,即在發佈時可刪除Microsoft或OpenAI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Bing並不會完全顛覆以搜尋為主要功能的舊版Bing,二者會共存——新版中的AI更多是一個為搜尋“賦能”的角色。

微軟CEO Satya Nadella表示,他相信這項技術將重塑“幾乎所有軟體類別”,並強調像這樣的技術有可能重塑網路。至少對於微軟而言,搜尋引擎變革是第一階段。

今年1月,微軟便宣佈會將ChatGPT整合入自家搜尋引擎Bing,隨後又宣佈要將其整合進Office辦公套件中,即Word、Excel、PPT。可見,將ChatGPT與Bing融合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微軟可能會陸續將AI能力融合進產品矩陣中。

事實上,同為科技巨頭,縱使微軟在PC時代將數個IT圈“第一”刻進歷史簿,也不能否認這位IT鼻祖在AI時代確實存在感不高。

直到2019年,微軟這棵大樹終於遇到了OpenAI這株正在尋找庇護所的小草,微軟大手一揮,為OpenAI輸血10億美元。這次投資中,就包括了一項將GPT的某些方面整合到Bing中的協議。

當時曾有聲音猜測,微軟之後或許會直接收購OpenAI。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微軟並非是想“吃下”OpenAI,更多是希望這個勤勞肯幹的“小老弟”來幫自己補上短板。

時隔3年,微軟又向OpenAI追加了100億美元投資,並締結了更深的夥伴關係。微軟的Azure雲服務將成為OpenAI的獨家合作夥伴,為產品、API服務和研究領域的所有OpenAI工作負載提供支援。

正如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所言,該團隊希望忠於其 AI 原則,並承認,與每一項新技術一樣,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潛在的負面後果,“這也是關於對任何新技術的意外後果保持清醒的認識”。他強調,微軟希望使用能夠提高人類生產力並符合人類價值觀的技術。

2.Google吹響守擂號角

面對橫空出世的ChatGPT,Google真的坐不住了。

2022年聖誕節前,距離ChatGPT的推出還不到一個月,已經在全世界掀起了現象級討論。

人們上一次如此驚嘆於AI的性感,還是6年前Google旗下的DeepMind推出AlphaGo的時候。

Google老員工、Gmail建立者之一Paul Buchheit還在近日表示,像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將摧毀Google,就像當年搜尋引擎徹底幹掉黃頁電話簿一樣。

形勢不等人,GoogleCEO Sundar Pichai迅速在公司內部發佈了“紅色警報” (Code Red),並果斷出手,向微軟宣戰。

當地時間2月3日,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Google已向人工智慧初創公司Anthropic投資了近4億美元,後者正在測試OpenAI的熱門產品ChatGPT的競爭產品。

戲謔的是,Anthropic的創始團隊正脫胎於OpenAI。

彼時,微軟對OpenAI的10億美元投資讓其“非營利性”組織的定位變得模糊,正在擔任OpenAI研發副總裁的Dario Amodei擔心OpenAI會偏離其最初純粹的技術願景,帶領團隊離開並成立了Anthropic。

只是投資還不夠,Google搶在微軟發布新品的前一天,Google CEO Sundar Pichai親自宣佈,公司即將於北京時間今晚(2月8日)19:30發佈實驗性對話式AI服務Bard。

上週有媒體報導稱,Google正在員工中測試Bard的部分功能,Bard是應對ChatGPT衝擊的Code Red優先順序項目。

據介紹,Bard由Google的大型語言模型 LaMDA(對話應用語言模型)提供支援。

2021年5月,Google推出了基於Transformer架構的對話模型大語言模型LaMDA。去年年初,LaMDA訓練已經用到了1370億參數,能夠實現接近真人的對話體驗。Bard則是運行於該模型之上的一個更輕量化的產品,需要的計算能力更少,所以能夠擴展到更多的使用者,從而獲得更多的反饋。

Bard相比ChatGPT更“高級”的一點在於,它能夠利用來自網路的即時資訊為輸入問題提供最新、高品質的回答。

此外,Bard還能在獲得簡單提示的情況下生成詳細答案。

Google演示了一個使用Bard來簡化複雜主題的例子,比如向 9 歲的孩子解釋 NASA James Webb 太空望遠鏡的新發現

Bard將包括名為 “Apprentice Bard” 的聊天機器人,以及可以以問答形式使用的新搜尋桌面設計。

Sundar Pichai表示:“很快,你就會在搜尋中看到AI支援的功能,它可以將複雜的資訊和多個視角的資訊提煉成易於理解的格式,這樣你就可以迅速瞭解全部知識,並從網路上學到更多。”

除了發佈 Bard,Google還允許開發者利用其語言模型來建立自己的AI聊天程序。Sundar Pichai 表示,他們將於下個月開始向公司、個人開發者和創作者開放其生成語言API。

不過,雖然Pichai強調,他希望Google的人工智慧服務 “大膽而負責 (Bold and responsible)”,但沒有詳細說明如何阻止Bard分享有害或濫用內容。

對比Google和微軟的行動便會發現,Google目前還未直接將該模型整合至搜尋引擎。相比之下,微軟似乎更為灑脫。

對此,Google的AI負責人傑夫·迪恩(Jeff Dean)曾回應道,Google在提供錯誤資訊方面存在更大的“聲譽風險”,所以“比小型初創公司更保守”。

這個理由成立,但不充分。Google的猶豫,更多來自商業模式的束縛。

有資料顯示,Google母公司Alphabet2021年收入約有81%來自廣告,其中大部分是 Google的按點選付費廣告。

而ChatGPT、Bard等AI工具的核心優勢是整合資訊直接生成內容,會導致點選次數減少,從而減少發佈商的廣告收入。對於Google而言,這是比“聲譽風險”更為致命的衝擊。國內的百度面臨同樣的挑戰。

Statcounter資料顯示,2020年1月-2022年11月,Google在全球搜尋引擎市場的份額佔比高達92.04%;Bing搜尋位列第二,佔比2.8%;百度位列第四,佔比1.21%。

如今,Google拋開顧慮,甩開膀子和微軟正面硬剛,也可見其捍衛“全球搜尋引擎老大”這一地位的決心。但ChatGPT是否會重構搜尋引擎市場的現有格局,現在依然是未知數。

3.AI戰火正在蔓延

如今,新一輪AI之戰的戰火正在蔓延至更廣的地方。

國外不少創業公司業相繼開始入局分一杯羹。You.com、Perplexity AI、Neeva等初創公司也推出了類似的聊天式搜尋引擎。

將目光拉回中國,無論大廠小廠,也都在摩拳擦掌。

昨天下午,百度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宣佈了大模型新項目“文心一言”。該模型將在3月完成內測,即將向公眾開放。

註釋指出:

①.百度在人工智慧四層架構中,有全端佈局。包括底層的晶片、深度學習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層的搜尋等應用。文心一言,位於模型層。②.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十餘年,擁有產業級知識增強文心大模型ERNIE ,具備跨模態、跨語言的深度語義理解與生成能力。

百度之外,還有不少科技公司也開始以ChatGPT為靈感來源,進行大模型的“DIY”。

據報導,雲蝠智能、容聯雲、雲知聲出門問問特看科技等科技公司都在密切跟蹤大模型相關的技術變化,公司涉及的細分賽道覆蓋智能客服、智能出行、數字人等。

“AI四小龍”之首商湯科技相關負責人也對媒體表示,商湯已訓練了超過300億量級超大基模型,團隊的核心是利用GPT等生成式內容進行短影片等創作,提升創作效率。

總的來看,國內企業對大模型的探索依然沒有脫離此前重視AI場景落地的習慣性思路,更注重用AI解決問題。

一個殘酷的問題也擺在中國AI公司面前——

商湯有著300億量級的超大基模型,百度的ERNIE具備跨模態、跨語言的深度語義理解與生成能力,為什麼無法產生類似ChatGPT一樣“開天闢地”的突破?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對於國外科技巨頭的技術突破,國內企業再次表現出了敏銳的反應速度。

可以預見,以ChatGPT為核心的新一輪AI之戰已經拉開序幕,誰會佔領下一個時代的高地,還需要交給時間來判定。

「甲子光年」將持續追蹤報導ChatGPT最新進展。

微軟官方部落格:

https://blogs.microsoft.com/blog/2023/02/07/reinventing-search-with-a-new-ai-powered-microsoft-bing-and-edge-your-copilot-for-the-web/‍

新bing網址(需申請試用):

https://www.bing.com/new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劉楊楠,編輯:趙健,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