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畊留痕 郭芳忠書法展9/18前在彰化生活美學館展出

郭芳忠教授獨特筆韻融合名家之長創作書法之美(記者吳文欽攝)
郭芳忠教授獨特筆韻融合名家之長創作書法之美(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師大副教授郭芳忠獨特筆韻融合名家之長創作書法之美,他勤於「硯畊」以硯為田,以筆精墨妙之美「留痕」,他把精美作品到中部參展獲得熱烈迴響,高師大校長吳連賞惜才懇留郭老師再回校兼任傳承的課程,南部書法同好喜獲佳音奔相走告,希望親炙大師的風采。

郭芳忠教授獨特筆韻融合名家之長創作書法之美(記者吳文欽攝)
郭芳忠教授獨特筆韻融合名家之長創作書法之美(記者吳文欽攝)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1年8月18日至111年9月18日,在該館第一、二展覽室舉辦郭芳忠老師「硯畊留痕書法創作展」,展出藝術家郭芳忠的書法創作共68件,邀請民眾走進美學館,一同領略書法之美。

藝術家郭芳忠,字硯農,出生於嘉義梅山,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退休。臺東師專畢業後,他一路不斷進修取得高師大國文系碩士、博士學位外,也開始積極參加書法競賽,曾連續3年得到「金鵝獎」大專組第一名和社會組第一名的殊榮。後來他應聘上高師大國文系,在系上教導文學、書法和其他相關課程,曾得過「師鐸獎」及「績優教學」等獎項,在教學上一直保持極大的熱忱。

郭芳忠教授獨特筆韻融合名家之長創作書法之美(記者吳文欽攝)
郭芳忠教授獨特筆韻融合名家之長創作書法之美(記者吳文欽攝)

書法並非只是「寫字」,應該要融入人文思維,以文化底蘊作為基礎;深厚文學造詣郭芳忠在碩士班開了一門課「中國書法史研究」,針對二王體系及各朝代書家的作品進行深度研究。正所謂教學相長,他在書法上的學習也是以二王系統為主,以學習各朝代名書家們的個人特色為輔。

內行人看的門道是郭老師書法作品,不難從勾勒線條中發現他融入從各朝代書法名家間學習到的特點,也嘗試用濃墨當作句讀,用墨色深淺將文學上重視的詩句節奏韻味展現出來,作品呈現韻足筆暢、意韻無窮之美。另外,為擴大書法的領域,他也結交了許多書畫、雕刻的同道,將書法跨域結合其他藝術製作成文創品,力行書法的求新求變。

郭老師以行書為主、以草書為輔,布局上為七分行書搭配三分草書,呈現熟練潤秀、飛舞流轉、筆精墨妙之美。書寫內容取材於古典詩詞的名言佳句及郭芳忠自行創作的文言雅句。其中氣勢磅礡的作品,書寫內容為杜甫的〈秋興八首〉,共14聯屏,每個字約20公分大小,這幅作品為其對歷代各書法名家特點風格的學習體現,呈現出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的境界。

郭老師書法展有來自北中南各地的書法同好齊聚祝賀,擠爆會場。郭芳忠感謝彰化生活美學館提供此機會的展覽,藉由此次展覽可以和中部愛好書法的朋友交流,也感謝出席的北中南同道好友。

高師大吳連賞校長請郭老師繼續回學校兼任傳承的課程,郭老師以八字真言提醒自己「與古為徒 老實念佛」,是說老實寫字、努力累積寫字的量、而且要持久。而且臨帖才是王道,要臨古今歷代的名帖,他傾囊相授分享心得並與大家共同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