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開放印度勞工「試辦約千人」製造業為主 時間曝光

台灣與印度今年2月簽署勞工備忘錄,今立院社會衛環委員會審查「僱用印度勞工瞭解備忘錄」。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會依循備忘錄中直聘及仲介雙軌並行,並以製造業為主,初期會採小型試辦,以製造業為主,引進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

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長藍夏禮指出,印度與台灣關係在各領域逐漸升溫,包含力積電在印度協助設廠;今年2月後印度總理莫迪也慰問我國花蓮震災;6月時覆謝賴清德總統祝賀其當選總理貼文等。依此趨勢,印度對本合作協定非常期待。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報告時指出,本合作意向符合雙方需求,本MOU條文共13條,都是基於平等互惠。在第2條,也是社會所關切的,招募來台的勞工與名額完全依照我方需求;第8條則推動直接聘僱計畫,透過雙方各自專責窗口與選公制度達到推動;在第10條失聯移工在台收容等問題,未來也由印度方合作;最後也與專家學者等團體討論印度移工素質、語言、宗教文化等議題討論。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詢問所謂直接聘僱計畫進度,是否已建立單一窗口及選工機制?

何佩珊強調,這是雙軌進行,一方面用直聘,另一方面也會評選優質仲介,但直聘部分仍在摸索中,還在嘗試是否有新的可能。她也說明,其實印度沒有直聘制度,但本條是我方討論中堅持納入的,但是這個直聘與國內目前傳統直聘不同,是全新的嘗試,也要從0開始學習。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詢問,未來會針對製造業哪些行業優先開放?

何佩珊回覆,經過諮詢會議後,包含工總等團體有表達意願,但仍必須等MOU通過後再去訪問產業雇主,確定哪些業別最需要。

林月琴追問,小規模試辦人數大概為何?何佩珊說,初期不會超過1000人,會以製造業為主。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則詢問是否有規畫具體時程?何佩珊表示,目前還沒有時程,「甚至可能都要1年多後」才看得到了,她也以過去與蒙古簽訂類似合約例子指出,也要看對方來到台灣能否適應。廖偉翔提醒,印度與台灣文化差異大,也有很多需要適應空間,不要像過去蒙古移工開放第5年後就直接歸0。

民進黨立委王正旭則提醒,未來若要開放,目前我國在印度代表處量能恐無法應付給予簽證業務。何佩珊表示,初期試辦規模小,應該可以應付,未來即使大量開放,一定是有控制下的,但前提是台灣要歡迎印度移工,否則若台灣社會無法接受,也很難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