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亡限24小時火化惹議?網路熱門關鍵字「陳時中、最後一面、遺憾」上榜

image source:YouTube/疾管署

文/陳宣懿

面對近期引爆的「火化之亂」、「火化爭議」,指揮中心和地方政府、禮儀公司、殯葬業者以及民眾看法似乎都不一樣,因此染疫身亡是否必須在24小時內火化,近期掀起熱議。因為疫情期間,不少確診者離世時,沒有家屬的陪伴,孤獨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而來不及見上親人最後一面的家屬,心中更是留下遺憾。對於近期的火化議題,《網路溫度計》整理出過去這兩年多來,幾件引發關注的「確診亡火化」相關新聞事件,而網友們又是如何看待、討論火化事件呢?

確診亡24小時火化是誤會?「陳時中、陳宗彥、遺憾、誤解」 登熱門關鍵字

疫情造成全台將近3000多人離世,過去兩年以來,有不少家屬因為「確診者遺體24小時火化」的相關規定,在家人確診死亡之後,見不到最後一面,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近日被問面對相關規定能否放寬,他表示「從來沒有這樣規定過」,而這番話也引起各界疑問。為了解釋疑慮,陳時中於6月5的記者會上拿出公文說明,從2020年1月15日開始,處理屍體的流程就沒有變過,只有要求「儘速」火化,而非「24小時」內火化。但陳時中也坦言:「這個公文很容易讓大家誤解,會儘快找業者討論,做到滿足家屬願望,並讓從業人員安全的處理方式。」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日期:2022/05/31~2022/06/05)統計調查,在近一週的「24小時火化」議題上,網友們討論相當熱烈,在網路熱門關鍵字部分,除了陳時中佔有相當高的討論度之外,其他像是「確診、火化、來不及、最後一面、遺憾、誤解」等等也都在榜單內。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確診亡要24小時火化?陳時中秀公文釐清:僅要求儘速火化

進一步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日期:2020/01/20~2022/06/05)觀察分析,從2020年1月台灣第一起確診女台商事件後開始統計,「確診後死亡24小時火化」議題上,出現好幾起討論。其中網路聲量第1名就是近日引發討論的「火化爭議事件」,2022年6月5號,討論數衝到12,610筆。主要原因是家屬盼放寬染疫死強制24小時內火化的規定,而陳時中秀公文強調只有要求「儘速火化」,引起高度熱議。

新北2歲童染疫死亡後24小時火化 父母穿著防護衣送別

網路聲量第2名落在2022年4月19日,共7,741筆討論。當天台灣出現首例兒童確診死亡案例,新北市一名2歲男童搶救6天宣告不治,父母穿防護衣送最後一程,遺體也應規定24小時內火化。網路聲量第3名出現在2021年6月11日,共5,388筆討論。屬於疫情重災區之一的新北市,有市民因確診而死亡,侯友宜在臉書貼出一張背影照,親自在三峽火化爐前送別沒有親人送別的新北市民。至於網路聲量第4名為2021年6月6日,共有2,482筆討論。當日雙北確診火化數比指揮中心公布的還高,中央遭大家質疑火化死亡也要校正回歸。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延伸閱讀
衛福部PO文出包「全台1136萬人確診」網友:製造恐慌不罰?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郭彥均事件引發八大熱議詞句有這些⋯行政院長蘇貞昌赴新北市視察藥局 侯友宜:到第一線是好事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0年01月20日至2022年06月05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累積超過30億筆以上的網路數據庫,其內容涵蓋新聞媒體、社群平台、討論區、部落格、地圖評論等網站。

研究方法: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確診後死亡24小時火化』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熱門關鍵字」(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註2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