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磚雨頻傷人 羅智強、林沛祥和許宇甄要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磁磚雨頻傷人 羅智強、林沛祥和許宇甄要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303
磁磚雨頻傷人 羅智強、林沛祥和許宇甄要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30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面對台灣密集強震及氣候因素,造成老舊建物外牆頻發磁磚等附掛物剝落,致使往來人車出現傷亡,不少民眾擔心天外飛來橫禍。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林沛祥和許宇甄今(25)日聯合召開記者會,表達應儘速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強化國人的公共安全。

羅智強首先表示,在極端氣候變遷下,原台灣建物常見工法因氣溫過冷過熱,易使附掛物脫落,平均屋齡偏高的台北市更經常發生類似事件,提案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就是要減低傷人事件發生。

根據統計,2019年至2023年的外牆磁磚掉落通報北市大約2000件、新北約1000件。以北市來說,剝落通報裡,屋齡30年以上占比大概9成5,顯示屋齡越高,外牆剝落風險越高。羅智強說,雙北有超過150萬棟建物符合老屋定義,隨著老舊建物改建、重建的進度緩慢,老屋外掛物剝落只會越來越嚴重。

羅智強指出,台北在2019年陸續提高推出診斷和修繕補助後,通報量明顯下降,從2019年的881件,減少到2022-2023年的200件水平,減幅近8成。他說,自己的選區大安區房屋輛是台北第1、平均屋齡第2,有超過200棟建築物必須強制申報,外牆磁磚剝落次數也是台北第2。

羅智強因此提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修正草案,將公共危險防範、建築物外牆檢查修繕,納入地方政府補助範圍,並讓中央政府應視地方財政狀況與公共危險程度,如地層、屋齡、人口密集等情勢,制定獎勵措施,鼓勵地方政府落實相關檢修與補助。

此外,羅智強指出,倘若建物有重大潛在危險或立即危險之虞,主管機關得代位進行必要措施與事後求償,避免危險意外發生,以解決解決目前實務上的3大問題,包括住戶意見難整合、補助誘因不足、公部門缺乏法源處理立即危險的建物。

許宇甄表示,台灣建物年齡有過半超過30年,老舊建物顯現出潛在危機,對於外牆應該要能定期安全檢查,讓防範勝於治療,制度化外牆檢查,才能防範未然;此外,對於公共危險的防範、必要修繕補助也要入法,推動社區建物管理的文化,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更為嚴峻的挑戰。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是近26年前所修訂!」林沛祥指出,基隆有超越過65%以上是公寓大廈,是未來台灣各地的縮影,而有些未與時俱進的問題也浮現,包含沒有管委會、管委會有責無權、電動車如何在老舊社區安裝充電裝置等等,應該要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中修正,強化居民跟民眾的公共安全,未來會邀請更多的民眾與團體來討論。

民間團體台灣冷凍空調展望關懷協會理事長周貞浩認為,台灣都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建物大量興建卻沒有相對應的建築法規與現代技術支撐,台灣建物有先天不良問題;而後天的管理與修繕工作不足,加上自然環境、法規規定鬆散的影響,以致於嚴重影響建築物的品質,而外牆附掛物與墜落傷人,則是最顯而易見且直接影響民眾的問題。

台灣物業管理協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目前「3個沒有」常讓公寓大廈難以維護修繕,沒有錢、沒有管理組織、沒有管理制度,讓外牆安全管理變成真空地帶,最後則是缺乏相對應的維修人員。

照片來源:羅智強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成功市場通風不良地板濕滑 林沛祥:成功爭取補助將煥然一新

覆議遭否決綠營搶提釋憲 許宇甄籲:賴清德別只想悶死國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