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瓦、灰、石與歲月的邂逅 泥作施昆毅

身為彰化人,施昆毅長期關注縣內各古蹟和歷史性建築的修復訊息,目睹修復成果有好有壞,心裡也頗為焦慮。(圖片來源/彰化味授權轉載,下同)

60 年次的泥作師傅施昆毅,在古蹟修復業界屬青壯派匠師,他的手藝主要來自父親施添賜的傳授,從傳統的磚造三合院、竹筒厝的正身護龍開始做起,而後在其執業生涯中,仍持續向先輩老師傅學習,勤研並掌握各種工法,成為當今業界的翹楚。

從蓋房到修復古蹟

施昆毅於民國93 年至94 年投入泥作修復,讓因921 大地震毀損嚴重的鹿港日茂行得以恢復往日風采。

和大多數同年齡的臺灣囝仔一樣,稍長就要到工地幫父親的忙,耳濡目染之下,他對土水這項工作並不陌生。服完兵役後,他從小工開始,跟著父母、叔伯、姑丈,從拌土、搬磚、砌磚、打底、粉光……邊做邊學,逐步掌握土水起厝的基本要領。和他一起學習的有妹妹施惠芳和表哥陳漢忠,早期臺灣社會技藝傳承都是世襲,父子相傳、親戚相挺,出師後的施昆毅也細心教導幾個子侄,三代同堂構成他的施家班縱橫業界的堅實戰力。

民國88年發生921大地震,臺灣災情慘重,包括古蹟在內的房舍倒塌許多,施昆毅因為有傳統三合院的建築技術,於是也參與古蹟修復的泥作工作。他專精清水磚、燕子磚、土角磚和斗子砌等,也擅長竹編夾泥牆、木槢牆、小舞壁﹙日式﹚、漆食壁白灰、線腳白灰、線板樣板模板的製作、泥塑磚雕,可以說古蹟修復有關的蓋瓦、砌磚、泥塑、屋頂背飾、山牆、灰壁、磚作與石作地坪等,均有涉獵。

施昆毅參與民國91 年至93 年間福興穀倉泥作修復,採用稻稈與黏土攪拌而成,又稱為土埆磚牆。

學習為走更遠的路

不過古蹟修復的工作千頭萬緒,許多工法不是失傳便是老師傅們不肯外傳,對於當時還很年輕的施昆毅來說,遇有不明白處,除了自己揣摩外,便是虛心請教家裡或工作場所的前輩。彰化二林仁和宮是他第一個參與修復的古蹟,當時一同工作的還有臺南泥作匠師陳崑益師傅,在承做的過程中,他認為蒙陳師傅指導受益匪淺。施昆毅回憶說:「我常常去觀摩別人的班,對於老師傅們更是虛心求教,很多古蹟修復所用的材料,配比都是我去請教他人後,再回家慢慢研究調配試驗得來的。」

施昆毅傳承畢生的手藝給年輕匠師們,時刻提醒他們古蹟修復需要細心與耐心。

為了更好完成古蹟修復的工作,施昆毅更是勤於學習,他參加內政部開辦的「古蹟暨歷史建築保存匠師培訓」,並順利取得證照;他也參與多項日本匠師(青木優)來臺授藝的課程,學習到日本匠師傳授的各項工法,並參加文資局舉辦的「傳匠工坊」匠師培訓,參於授課師資,將泥作修復技術加以傳承。

自921大地震後,施昆毅便開始參與災後的古蹟修復工作,主要個案集中在臺灣中、北部,舉其要者包括鹿港的龍山寺、日茂行、福興穀倉、二林仁和宮、臺北賓館、草山御賓館、老松國小、基隆要塞和旭丘指揮所、淡水施家古厝、板橋林家花園、新莊三山國王廟、臺銀宿舍、新竹進士第、臺中放送局、霧峰林家古厝、梧棲浩天宮、北港朝天宮和虎尾郡守官邸等,範圍涵蓋閩南式和日式歷史建築。「在濁水溪以北的古蹟修復案件中,我大概參與了將近一半!」施昆毅自豪地說。

博集各家之長

施昆毅擔任文資傳匠工坊講師,將泥作工藝發揚光大。

在這些工作中,他認為做霧峰林家古厝最感到愉快,因為「明臺高中林芳瑛董事長非常尊重我們的專業,除提供以前的老照片供我們參考外,其他的完全放手交給我們發揮。我們感激她的信任,無不殫心竭智,全力施為。」施昆毅這樣說。霧峰林家的大花廳、五桂樓ヽ草厝和蓉鏡齋的修復,都有施昆毅師傅無數的心血投注其中。從霧峰林家的案子中,他也發現古蹟修復的過程裡,耆老的記憶和建築物的老照片特別重要,少了這兩項,想要古蹟「修舊如舊」找尋歷史風貌、原本屬於它年代的記憶,回復難度就會大增,日後無法留給世人見證歷史事蹟。

在24年的古蹟修復工作中,正如他自己所稱:「俗語說『合業主的意才是好師傅』,我認為從事古蹟修復,主其事者的經驗和能力很重要,他必須安排好所有的前置作業和分配工作,讓團隊每個人都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即使已有多年經驗,他依然謙虛地受教,他在工作中也是邊做邊學,邊累積技術和經驗,有空閒就找別的師傅聊天,從中學習或啟發一些技巧。

鹿港龍山寺除後殿外,所有震後修復的泥作工程都有施昆毅師傅的參與,圖為正殿牆壁修復後的模樣。

他還積極參加政府開辦的各種相關課程,從中學習到不少的新知識和新技術。也就是這樣的學習態度,施昆毅漸漸地集各家之長,並在業界闖出名號。現在他將半生積累的本事傳授給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外甥們,逐漸培養起自己的團隊,這些生力軍的加入,不僅讓自己的所長後繼有人,更壯大了自己在業界的聲勢和力量。

古蹟修復的救援投手

由於技藝高超,施昆毅和他的團隊常常被找去救場,幫被撤場的不適任團隊做工程善後;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業主指定要他們承做。施昆毅的竹編夾泥牆手藝,可以說是全臺灣做最好的,他的牆面遵循古法,稻草與泥佔比是16:1,用雙手搓平牆面,而不是用鏝刀,這樣牆面將來才不會龜裂。這個古法是他請教父親和其他的老師傅得來的,用來砌牆的石灰泥是用白灰、糯米漿和黑糖依比例調製而成,這樣建築可耐震,抗酸雨,使用上百年。

霧峰林家的「起家厝」草厝於921 地震中幾乎全毀,施昆毅也是修復團隊之一,經試掘及考證反覆比對和修改成功還原往日風貌。

在水泥尚未出現前,灰泥是傳統建築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基礎、牆身、屋面等之黏聚都須仰賴它,因施作種類和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比例和拌合。灰泥非一蹴可幾之物,需要透過「養灰」過程方能獲取,一般養灰過程約需半年以上,材料為石灰+麻絨,各家比例或有差異,大約是100公斤的石灰和以3斤的麻絨,將之浸泡在池裡或桶中,只有經此過程的灰泥方能使用。施家團隊所用的灰泥基本上多是由施昆毅的妹妹施惠芳負責。

練就一身本領的施昆毅本著學優則教的原則,工作之餘也在東海大學和成功大學教導研究生,但更多的則是擺在教導子侄輩身上,並非他偏私,而是這是一門需要體力和耐心的辛苦行業,吃苦耐勞之餘起薪又不高,因此很難吸引年輕人的加入。施昆毅回憶當初是從囝仔工搬磚塊做起,日薪僅400元,但他知道學功夫要有耐心,最重要的是累積技能和經驗,要屈得下去,認真學才能出師,不努力就永遠「工字不出頭」。

苦口婆心的建議

霧峰林家的大花廳、五桂樓ヽ草厝和蓉鏡齋的修復,都有施昆毅師傅無數的心血投注其中。

施昆毅認為學這行重點應該是經驗傳承,而非口頭傳授。只有在工地實際操作才能學得最快,才能學到真功夫。可惜他觀察現下多數年輕人,忍受不了工地飛揚的塵土和淋漓的汗水,也禁不住長時間的體力勞動,常常來不了幾天就放棄了,他也勉勵年輕世代,學習一門專業技能除了有興趣,更要有耐心,吃得了苦,才能做的長,也才會有成效。

身為彰化人,他長期關注縣內各古蹟和歷史性建築的修復訊息,目睹修復成果有好有壞,心裡也頗為焦慮。對於古蹟修復工程現階段採用最低標方式,因為常常救場的緣故,他發現部分得標廠商基於營利的目標下,常常所用非人,甚至犧牲品質一事,需要政府重視。他強調:「古蹟修復不能斤斤計較金錢!」他建議政府應該參考日本的做法:「日本的古蹟修復都是由公部門直接召集各個工種有經驗的老師傅來做,找對的人做對的事,才是事半功倍的不二法門。」

本文轉載自《彰化味》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一》10個綠色工作就開出破萬職缺 現在進場贏在起漲點
農業部攜手友邦史瓦帝尼 創造非洲傳統蔬菜新價值
金控先後引進AI伺服器 大型語言模型已悄悄改變銀行的內在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