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為何這麼難抽? 說好的20萬戶進度體檢

為了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實現居住正義,健全住宅市場,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以8年興辦20萬戶社宅為目標,然而全台社宅中籤率,平均10%-20%,仍然是僧多粥少。社宅推動聯盟認為,20萬戶社宅,只占全台住宅存量的2.1%,甚至不到先進國家的一半。

圖/TVBS
圖/TVBS

社宅住戶周小姐:「剛開始申請的時候人比較多,所以比較難抽。」

將近十坪大空間,68歲的周小姐,一個人住起來很自在。

社宅住戶周小姐:「我生日的時候,朋友就幫我慶生。」

她特別向我們介紹,說廁所一定要去拍,因為很寬敞。

社宅住戶周小姐:「而且都做無障礙的,而且這都止滑的。」

住在這裡,每個月要多少錢呢?

社宅住戶周小姐:「(一個月7400哇)對,如果沒有優惠的話是多少,沒有優惠的好像聽他們說9千多。」

年紀大了,行動也不方便,但要找到願意租房子給她的房東,沒那麼容易。

社宅住戶周小姐:「現在越來越不能爬樓梯,所以就剛好這邊有就來申請,我就覺得說運氣也不錯。」

像她一樣幸運的,還有許小姐。

社宅住戶許小姐:「嗨,楊大哥。」

從與管理員的日常互動能觀察到,許小姐對於這樣的居住環境很滿意。

社宅住戶許小姐:「真的是太方便了,一般的房子以前的五層樓好了,你現在年紀大了你爬不上去,更何況我近十幾年來我出門都要坐電動輪椅」

社宅設施齊全,從閱覽室、健身房、醫院,能滿足住戶們的基本需求,相同居住品質,社宅租金相對親民。

社宅住戶許小姐:「我是弱勢我要去租房子,房東一定會考慮說,你一個人搬進來了,以後你搬不出去怎麼辦,他會煩惱這個,然後我以前我也有注意到,年長者他自己要租房子,也不是那麼容易,有的就是拒絕,你年紀大了他是不租給你的。」

社會住宅要解決住的問題,以新北市為例,住都中心目前管理21處,共計2714戶社會住宅,符合條件者,就能申請。

新北住都中心資管部經理林士森:「「一個是身分別一個是我們的財產的部分,那身分別的話那當然就是年滿18或18歲以上,有結婚的部分,然後再來就是設籍在設籍在新北,就學就業在新北,那另外財產的部分的話就是在北北桃這邊,是沒有自有住宅的部分,那還有剛剛講的所得的部分的話,就是年所得不得逾133萬。」

圖/TVBS
圖/TVBS

符合資格或有需求的人,就算申請,也很難住進去,從全台社宅中籤率平均10%-20%來看,社宅數量,仍是僧多粥少。

資深記者王皓宇:「為了照顧青年以及弱勢族群的居住需求,實現居住正義,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以八年興辦28萬戶為目標,這八年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由政府直接興建4萬戶,包租代管4萬戶共計8萬戶,第二階段,由政府直接興建8萬戶,包租代管4萬戶共計12萬戶,政府雖然對年底實現20萬戶的目標很有信心,但是實際上可以居住進去的數字、跟政績上的數字,是否存在落差也引發爭議。」

針對相關議題,國土管理署拒絕受訪,我們只好找上出席活動的(時任)內政部次長問明白。

(時任)內政部次長花敬群:「直接興建配12萬戶裡面,到現階段大概有3萬多戶,完工可以入住,那包租代管現在有超過7萬5千戶,那到應該是再過兩個月,就會達到8萬戶的目標,所以說實質上,到今年年底我們預計包租代管,應該可以到9萬5千戶可以入住,那直接興建應該可以接近4萬戶,所以合計起來到今年底,應該有1314萬戶左右的社宅是可以入住的。」

國家住都中心社會住宅部副主任許國璋:「8年興建12萬戶,能夠算進來的量大概就是以,既有的是整修那有的是新完工的,那有的是興建中,那有的是絕標待開工,那就是還在規劃設計的案子。」

就算20萬戶社宅全數達成目標,數量就足夠嗎?社宅推動聯盟提供的數字,先進國家社宅比例低標,是住宅存量的5%,全台住宅存量922.8萬戶,20萬戶也只有2.1%,不到5%的一半。

社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台灣真正做社會住宅,大概從2011年開始,大概就落後國外大概100年,那你就算亞洲的國家像香港跟日本,大概就在1950到60年代做,那最晚的像是韓國,他們在1990年就開始推了,所以簡單講就是因為我們起步太晚。」

彭揚凱認為,多少社宅才算充足,沒有客觀標準,以荷蘭為例,已經超過30%,OECD國家平均10%到12%,台灣地狹人稠,都會區寸土寸金,要蓋社宅,其實充滿挑戰。

社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在2010年開始做的時候,我們相對就是會更困難更昂貴,你可以想像如果台灣在1990年的時候做,那時候我們的土地公有土地相對更多,那時候營建成本沒有那麼高,那時候的地價相對沒那麼高。」

國家住都中心社會住宅部副主任許國璋:「前期還有一大塊比較重要的是民眾溝通,社會住宅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它是個嫌惡設施,會面臨比較大抗爭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整體開發地區,那些期待未來房價會增值的地方,他們會對於社會住宅特別敏感。」

包租代管業者蕭淳晏:「那因為是社宅,所以我們在安全上考量的會比較仔細一點。」

跟著社宅包租代管業者的腳步,來到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大樓。

包租代管業者蕭淳晏:「在這個區域的話,其實能夠找到像這樣的套房1萬4千塊,裡面的設備都有,其實算還不錯啦。」

台灣社宅進程,總歸一個慢字,政府結合民間房東,讓一般住宅空屋,也能成為社宅,發包給包租代管業者,試圖把量做大。

包租代管業者蕭淳晏:「詢問坊間的屋主就是我們一般的屋主,看他願不願意來參加社會住宅的這個方案,那如果願意參加的情況之下,他就是會有一些政府給予的一些優惠,政府蓋了社宅他蓋得比較慢,那需要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土地成本,他沒有辦法改變現在的居住的現況。」

圖/TVBS
圖/TVBS

這或許跟一般民眾想像的社宅,不太一樣,但往好處想,一來能解決居住需求,二來讓租屋市場更透明化。行政院拍板,設下目標,到2032年要直接興建25萬戶、包租代管25萬戶,租金補貼50萬戶,廣義達到100萬戶社宅。

社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社會住宅這個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的投資,所以我會覺得台灣很容易陷入這種,好像某一種政策,就是在某一個總統任內就一定做完,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偏差,它其實是個連續性的政策,台灣社會住宅最大的挑戰在哪裡,我們從來沒有長期穩定的公共政策。」

高房價壓力下,政府在社宅數量上趕進度,只是人民要的,絕對不是表面上的政績數字,而是實際上的切身感受。

更多 TVBS 報導
高房價!青年淪為「屋奴人生」 新青安真能安心成家?
打炒房亂箭齊發 房價越打越高!桃園新竹漲幅最大
社宅為何這麼難抽? 說好的20萬戶進度體檢
慘啊!全台空屋率最高的地方 這個縣市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