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高峰會明年埔里召開 邀亞洲13國講者探討

排隊人龍,綿延好幾公里,南投紫南宮在元旦或過年期間發錢母,總會出現這樣的人潮。有民間團體以紫南宮為核心,串聯起在地文化以及社區營造發展。

社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吉郎表示,「能夠把原本那些很豐富的社會資本,把它轉變成文化資本、發財金、錢母、公益活動等,這樣的一個社會創新模式,這種社會創新,那它應該堪稱是一個典範。」

鹽業早期是嘉義重要產業之一,但隨著時代演進逐漸凋零。不過,洲南鹽場將廢耕的老鹽田注入新活水,不只要成為高檔餐廳用料,更要傳承鹽田文化。

嘉義洲南鹽場執行長蔡炅樵說道,「一個已被社會時代所淘汰的傳統產業,如何找到一個當代社會的新價值?現在有很多米其林餐廳,會使用我們台灣的鹽,就是不是只有談文化或故事,要回到風土滋味這件事情,來重新理解它。」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則說:「社會創新行動方案有17個部會加入,讓更多不同的地區的人民,共同來關心人類的發展、共同來關心在地的議題。」

為了促進社會創新和永續發展,2018年開始,行政院各部會和民間團體合作,發起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明年度將在南投埔里舉行,邀請亞洲13國97位講者,從經濟、文化和環境韌性等層面探討,看各國如何經由社會創新,帶動改變。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股先蹲後跳 盤中指數16900點創新高
美股創新高 台股開盤漲近百點後拉回
鏢旗魚文化漸式微 台東老船長堅守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