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者生活處境難 使用公廁、出示證件遭質疑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今天(18日)公布「台灣跨性別族群生活處境報告」,結果發現社會對於跨性別理解不足,日常生活中性別二分的空間與制度造成跨性別長期身心壓力,且普遍遭遇過不友善的求職或職場經驗,在就醫方面也遇到困難,進而影響其健康權。
「台灣跨性別族群生活處境」網路問卷調查涵蓋三大面向,包括日常生活、職場經驗、就醫經驗。結果顯示,在日常生活中,僵化的性別二分空間與制度明顯影響跨性別者,有半數受訪者擔心被質疑、打量,特別是前往大眾溫泉、游泳池、公共廁所等,也有4成受訪者表示經常擔心陌生人用原生性別稱呼自己,並對於需要出示證件的場合感到困擾,像是洽公、到銀行辦事、投票、超商取貨、警察臨檢等,甚至有受訪者表示自己在新冠疫情期間從未領過當時政府推出的實名制口罩,以避免出示證件核對身分。
出席記者會的跨性別女性Viva表示,她在生活中便面臨過許多遭到質疑或令人尷尬的情況。她說:『(原音)例如說一些公家單位,他們可能對於跨性別不是這麼的了解,那也常常會就是因為身份證件要去處理一些事務的時候,就會被質疑說到底是不是本人。然後尤其是像是在我過往經驗,我特別容易遇到像警察在執勤的時候、臨檢的時候,那他們可能會大聲的質疑說你是先生還是小姐這樣子,就是對我們來說都是蠻尷尬,以及就是會面臨到被迫出櫃的一個處境。』
調查也顯示跨性別者普遍遭遇過不友善的求職或職場經驗,雖然58%認為職場對跨性別族群是友善的,但約一半的受訪者覺得要跟主管或同事說明自己的跨性別身分是困難的。此外,有17%受訪者曾在求職時因為跨性別身分被拒絕,13%因跨性別身分被主管或同事差別對待。
至於就醫經驗,雖然近6成受訪者同意醫護人員對其跨性別身分友善,但仍有一定比例因性別因素而遭遇困難,如看診叫號時使用原生性別稱謂、就醫過程被懷疑身分、甚至感覺被異常看待。
此外,調查也發現親友的支持度與跨性別的正向經驗與處境呈顯著高度相關,親友的正向支持能減少跨性別在各種公共場合與情境的焦慮與壓力,並提升其心理韌性與調適能力。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提出5點建議,包括提升性別平等教育、增設性別友善空間、打造跨性別友善職場、建立跨性別友善醫療,政府也應降低跨性別者變更法定性別的門檻。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灣國中生超讚!公民認知、性平等5項指標世界第一
性別平權亞洲第一 台灣受邀與法國官員交流對話
陳菊:人權是不斷追求 需精進新興性別及人權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