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流感疫苗爆搶打潮,疾管署信心喊話:保證打得到

【時報-台北電】今年因公費流感疫苗遲到,自費疫苗首度比公費疫苗早開打,家長擔心太慢施打,10月23日自費流感疫苗開始施打短短兩天,就造成家長漏夜排隊搶打潮,就怕還沒打到就先中招,還有家長擔心,今年首度分階段開打,幼兒最後會打不到,甚至覺得自費疫苗比公費品質好,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天強調,十一月初開始陸續就會有三十六萬劑疫苗,且公費疫苗高達608萬劑,即使統統都來打,也打得到。

羅一鈞表示,受到公費疫苗遲到影響,今年學齡前幼兒首次被列為第二階段接種,直到12月8日才施打,有別於往年和三歲以上學生同屬第一波或優先施打對象,造成搶打潮。羅一鈞強調,考量學生在學校比較容易引起大規模群聚,因此列為優先施打對象,在11月15就施打。

羅一鈞表示,有民眾擔心,公費疫苗這次分成三階段分批接種,第一階段就會把疫苗打完。疾管署這次共購買608萬劑疫苗,其中學齡前幼兒使用的賽諾菲共有195萬劑,而六個月以上到三歲以下幼兒約50萬人,全部打完還會有剩。而三歲以下幼兒接種率,去年受到疫苗出包事件影響僅47%,較前一年61%低,但平均僅四成五到六成左右。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近來接獲不少家長詢問,甚至抱怨已經預約不到診所的自費流感疫苗,全因為國內第一批到貨的自費流感疫苗僅有10萬劑,數量並不大,不過,疾管署掌握今年自費市場將有46萬劑到貨,11月後陸續還有36萬劑會進台灣,疾管署會持續監測,若有供不應求,往年也有先例可以調撥公費疫苗支應。

此外,台灣民眾常有「公費疫苗打了比較容易出現副作用」、「自費疫苗品質較好較安全」的迷思,疾管署亦澄清,無論是公費或自費疫苗,每批疫苗檢驗審查程序皆一致,且國內今年提供的公費疫苗為四價疫苗,與自費疫苗相同,保護力並無差異。

根據疾管署監測,今年冬季流感疫情預估到1月初才會進入流行期,在農曆春節後才會見到高峰,而近4周社區流行病毒型別以A型H1N1為主,占84.9%,亦與疫苗株吻合,符合公費接種條件的民眾只要依流感疫苗開打時程儘速接種,仍可於農曆春節前後疫情達高峰以前獲得足夠保護力。

此外,醫界流傳,這次台灣會有流感疫苗荒,是因為中國大陸優先搶走導致公費自費都短缺,羅一鈞表示,中國大陸的流感疫苗自產自製,沒有進口,因此沒有搶不搶的問題。(新聞來源:中時 鄭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