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缺水危機!水資源聯盟籲「水價應反應用水量」

【時報-台北電】經濟部水利署與農委會農水署近日再度公告明年嘉南地區灌區內的一期稻作停灌,初估影響約1.8萬公頃,而若水情再不樂觀,明年停灌面積上看8萬公頃,水利署近日表示「規劃在全台增建3座水庫」,但環團今天指出,再多的水庫無法換來更多的水,應該把水價反應在用水量上、盡速開徵耗水費,以促進工業用水節水。

立委陳椒華表示,缺水不是今年的問題,在過去幾年就有跡可循,未來也可能會有長期缺水的現象,立法院在2016年通過要求月用水量大於1000度的用戶,附徵10%至30%的水費,預估一年可開徵約13億元、減少約9000噸用水,但經濟部至今不開徵,僅一再強調要溝通再溝通。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吳碧霜說,每逢缺水時期,總有擁戴水庫派提出興建水庫的政策,但台灣水庫的問題是上游水土保持欠佳,造成水庫淤積,「蓋再多的水庫都沒用」。

地球公民基金會宋沅臻指出,開源之餘,政府應祭出節水的政策,關鍵的問題在於「水價合理化」,低廉的水價使國人的每日人均用水偏高,據國際水資源協會2015年統計,台灣是自來水用量世界第二的國家,超量使用的人應付出較高的水價。

立委邱顯智指出,森林畜水量比人工水庫更多、效益更大,也符合永續發展的標,但不少水庫集水區卻因為長期開發,讓各地水庫面臨上游水土保持不佳、超限利用的問題,難以發揮水土保持的成效。(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林良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