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關係荒謬而弔詭的現象

最近兩岸關係出現荒謬而弔詭的現象,一是蔡政府禁止人力銀行發布招募人才赴大陸就職的訊息,顯示民進黨政府進一步緊縮兩岸交流。二是1周內兩位大陸人士駕橡皮艇到台灣與金門「投奔自由」,官方與綠營側翼不斷往「認知作戰」或「第五縱隊」方向解讀。一個是禁止「西進」,另一個是嚴禁「東來」發展。在這種你不能來,我不能往的思維主導下,可以預期蔡政府大陸政策的左支右絀,更能預見對台灣永續發展的傷害。

缺乏人性的兩岸政策

禁刊大陸職缺廣告,勞動部美其名為防範大陸「假台資」招募台灣人才,才會發函要求人力銀行下架大陸地區工作職缺,違法刊登將開罰10萬到50萬元,居間媒合仲介行為罰5到500萬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強調,法律沒有空窗期,若有具體事證經審定確認,即刻開罰。

台灣人民願意到大陸就業,干人力銀行底事?憑什麼罰人力銀行,事業主招聘台灣人才到大陸就職,是看中台灣的優質勞動力;台商懷抱「人親土親」的心理,招聘台幹到大陸就職,更是台灣人的發展機會。在低薪、高房價不利的環境下,人民出國找尋更好的就業機會,是人性的自然呈現,更是個人的選擇自由,政府沒有權力禁止。

蔡政府為了抗中總是推出一些不符合人性的政策,無怪乎台灣年輕人以不婚、不生、不養,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做出沉默的抗議。勞動部的禁令明顯違憲,將來受罰的人力銀行可訴諸司法,相信最後憲法法庭會保護人民的就業與居住自由。

大陸人士駕橡皮艇到台灣和金門「投奔自由」,常理推論應該是個人因素,但許多「專家」卻解讀,是大陸對台進行「認知作戰」,就像大陸戰機不斷在台灣西南空域擾台的操作一樣。

還有解讀認為,這是大陸對台進行「第五縱隊」作戰,把大陸人士「打進」台灣社會,作為「潛伏者」的間諜戰。網路上的軍事雜誌粉專更煞有介事說,偷渡客的身分恐怕有很大問題,懷疑他們意圖在台發展組織;更進一步指出,紅旗上的鐵鎚代表「群眾運動(人民的法槌)」,毛筆代表「文宣輿論」,元寶則代表「資源流通合作」;甚至有人說:「極可能是中共即將大量滲透入台灣,自組第五縱隊的前奏曲。」

試想,中共若真的要派人滲入台灣自組「第五縱隊」,需要利用單人駕高危險的橡皮艇橫渡海峽嗎?偷渡者來到台中港,竟然不趕快躲藏,卻向人求助?有這樣的「第五縱隊」嗎?赴金門的偷渡者身上只攜帶一個行李箱、一面紅色旗幟及一些食品,根本沒有接應者,怎麼對金門軍事產生危害呢?希望政府相關機關盡速調查清楚,避免流言繼續造成社會傷害。

對中國崛起的恐懼感

長期以來,民進黨總以仇恨、敵意看待大陸,鮮少有人願意從歷史的觀點、全球的視野去認識中共。中國崛起後,伴隨敵意而產生的恐懼感就成為一種「幽靈」,發酵出一種情緒性、非理性的心病,這就是「恐共症」的根源。

「恐共症」發酵後,除了自我封閉之外,也會企圖去封閉人民,這就間接造成一個嚴重的後果,等於變相鼓勵人民往比台灣落後的地方去發展。蔡政府當然期盼企業主到歐美國家擴張企業版圖,但在機會成本考量下,台商選擇了「新南向」,可是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的投資已接近飽和,台商因而紛紛往更落後的緬甸、印度發展。

發展落後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風險比進步國家有更多的變數。就像緬甸軍政府的政變,讓原本被認為最有希望發展的落後國家,一下子倒退回到叢林法則的社會。印度也因新冠疫情的失控,導致台灣駐印度代表處與台幹多人確診染疫,讓企業主也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這就是蔡政府對外政策最弔詭之處,對台灣人才赴大陸就職採取封鎖政策,對大陸人民來台也採取封閉手段,恨不得兩岸老死不相往來,卻不想想台灣經濟成長有多少是由大陸市場所貢獻,如果丟掉大陸市場,要幾個東協與印度市場才能補回?

這種以政治權力壓抑經濟權利的操作,不斷升高兩岸對峙,讓台灣變成世人眼中「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蔡政府一面說要防衛台灣的民主自由,一面又利用政經兩手權力,不斷把台灣推向戰爭邊緣,若台海真的爆發戰爭,台灣民主就會毀於一旦。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是否該對弔詭的政策做一些理性的檢討與修正,這才是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