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反服貿救台灣 反併吞護民主

台聯在立法院反服貿催生了太陽花學運,卻沒有吸收到太陽花的成果,政壇上懂得收割還是比耕耘重要。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馬政府和中國雙方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上海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此協議將使台灣在經濟、政治等方面受到中國更大的操控,二○一四年三月十七日立法院爆發「半分忠」通過法案,關心者無不嘩然。

事實上,馬政府偷簽ECFA後,台灣面臨產業空洞化,資金、人才和技術都流向中國,國內僅剩中小企業與微型企業。二○一三年六月,台灣團結聯盟(台聯黨)成為第一個反對服貿協議的政黨,之後的半年內開始至各地宣講服貿對台灣的響,超過七百場次,當愈來愈多人瞭解服貿的惡,就有愈來愈多人站出來反對。就在「半分忠」發生後的隔日凌晨,三月十八日,一群反服貿的社運人士和眾多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引爆了「太陽花運動」持續二十四天。

首發難的台聯黨認為,台灣如果對中國開放六十四項服務業,台灣的中小型企業難敵中國國營企業進攻,特別是許多經營小店面養家糊口的民眾,生活及收入一定受到重大打擊;而像是印刷業在中國是特許行業,開放印刷和發行通路,傷害的必定是台灣印刷業的生存以及台灣的言論自由;開放第二類電信,個人網路及金融隱私將不保,對台灣而言有資安與國安的疑慮,比如有手機產品大開後門,將資料回傳中國公司等情事。馬政府未與人民溝通就和中國擅簽服貿,說馬英九賣台其實並不為過。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絕對會直接和間接衝擊到每個台灣人的生活。像是合約裡馬政府給予中國超過WTO的待遇,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來台,初次可停留三年,但是展延次數則是無任何限制,台聯黨認為那將是大開投資移民的大門,一間中國企業只要投資二十萬美元,即可申請連投資者及其家屬共九個中國人來到台灣工作,可以說是全世界最低的投資移民門檻。一旦通過,台灣人的薪資所得及就業市場一定會受到大批中國人移民到台灣來的重大衝擊。

服貿協議若簽下去,對台灣是鋪天蓋地、永難翻身的影響,然當時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卻公開說,行政機關認為國會應根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協議交付審查三個月沒過就自動生效。但是,該條文規範的是審查「行政命令」,不是對外國協議的審理,根本違法亂紀。這也是「太陽花運動」會出現的必然,不想讓馬政府將台灣推向被中國併吞情境的台灣人紛紛站出來。

「太陽花運動」是繼一九九○年發生的「野百合學運」之後最大規模的抗爭運動,前者是學生憂心民主政府大開經濟之門引入獨裁政府併吞台灣的抗爭,後者是大學生群聚向當時的獨裁政府爭取建立民主制度;以台灣近代史而言,這兩個運動對於建構台灣為一個國家發展來看,都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這場抗爭運動裡,堅持反服貿的發難者是台聯黨,而受益者卻是黃國昌等人及後來成立的時代力量。有的用身體阻止暴力政府傷害台灣,有的用言語咆嘯暴力政府,十年後再回頭看那些人和政黨的表現,民眾看得出孰真心孰假意?也不禁讓人感慨政治的無常,還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