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已是事實

就是認定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才參選總統,台灣若是中國的一部分那就是選特首,陳斌華是不是昏了頭?

賴清德於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演說時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對此,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批判賴清德暴露「台獨工作者的本性」、演說內容充斥著「敵意與挑釁、謊言與欺騙」,是一篇徹頭徹尾的「台獨自白」。

中國政府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批判甚是可笑,因為賴清德不需要藉由就職演說來「台獨自白」,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已是事實,賴清德僅是把現狀描述出來而已,並無改變現狀之意。台灣國號雖仍是中華民國,但從一九九六年總統由人民直選之後,中華民國的主權現況就已改變。中華民國不再是國民政府流亡到台灣時的主權狀態,而是變更為以台灣人民為主體的主權狀態。台灣總統選舉已舉行多次,中央政府執政也政黨輪替三次,所以,是中國政府不願正視這個事實,而非賴清德故意變更現狀。

在兩岸關係方面,賴清德表示將秉持蔡英文政府的「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四個堅持」是蔡總統於二○二一年雙十節提出的兩岸外交主張,內容為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以及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其中,「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再次確認李登輝前總統的兩國論,非創新講法,賴清德只是又再一次地提出而已,更無創新可言,所以中國政府的批判,毫無道理。賴清德如果要告白他的台獨理念,大可完全不提到中華民國,只要出現「台灣」一詞就好,甚至可以說明希望將國號改為台灣。但賴清德並沒有這樣做,他只是把現況描述清楚而已。

賴清德本是一個支持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政治工作者,眾人皆知,若以他以往的政治行為風格,確實有進一步改變現狀的可能,但經歷過現實的政治磨練之後,賴清德亦變得務實且更有責任感。務實且更有責任感是指,賴清德雖有政治理想,但也不會脫離現實,把國家帶入不穩定的危險。「改變現狀」是需要台灣人民的高度共識,目前,台灣人民的高度共識就是「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其國號為中華民國」,賴清德也謹守這個共識的分際,在就職演說時清楚陳述這個共識而已,中國政府如果想要恐嚇賴清德政府且給自己一個未來可以出兵的理由的話,那中國政府就該安靜等待賴清德是否會變更現狀,而不是批判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中國政府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批判,顯示出自己的不安與幼稚。

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已是事實,一九九六年總統由人民直選時就已呈現這個事實,而二○○○年中央政府政黨輪替肯定這個事實。與其期待中國放下武力威脅,不如期待新政府的執政。台灣在居住正義和轉型正義方面還需要很大的努力,進入高齡化社會之後,台灣在長照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支援。期待賴清德政府能帶領台灣穩健向前,打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