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會擴權立法 誰是贏家

民進黨揹著反共保台的神主牌,就算國會淪陷,藍白意圖崩解行政單位,民進黨還是有能力化解藍白的攻勢。

賴總統就職前後,立法院院會火速進行人事同意權、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以及國會聽證調查權等修法,全部照國、眾黨版本二讀通過。韓院長宣布下週二繼續審查未完條文。國民黨總召傅?(山+昆)萁表示,「國會改革即將迎來最後一哩路,黨團期待下週二院會,讓國會改革五法順利三讀通過,為台灣帶來更美好希望的未來」。但這場運動,到底誰才是贏家,恐怕不是傅總召說了算。

在綠營支持者號召下,到立院周邊抗議藍白國會改革的群眾,人潮從青島東路、濟南路,蔓延至中山南路,包圍立法院。坦白說,公民社會力量的展現,顯然超出預期。不論是警方估計的一萬四千人,或綠委喊出的十萬人,相較於到場支持國民黨的人數,稀稀落落的淒涼場景,綠營的動員力,顯然超出藍營許多。

由現場民眾諸多手板內容可見,此次「國會改革」的兩大黨鞭,在民眾心中,一個從過往的「國昌老師」,變成如今的「背骨蔥」;一個從「花蓮王」變成「炒股王」、「通敵王」。這樣的人設,影響個人形象事小,造成中間選民認同的覺醒,引發支持者的板塊挪移,恐怕是藍白始料未及。媒體人黃暐瀚直言,「民主是說服的過程,藍白不肯耐心說服,無法獲得信任,結果就是被選民淘汰。」

不甘寂寞的中共,接連兩日舉行「聯合利劍─二○二四A」環台軍演。解放軍東部戰區釋出影片,展示兵力火力,配上轟炸台北、高雄、花蓮和宜蘭一帶的虛擬畫面,聲稱「毀台獨支撐柱,擊台獨大本營,斷台獨輸血管」。做實了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透露,台灣大選結束後,根據韓國瑜可能成為立法院長,傅?(山+昆)萁可能擔任國民黨團總召的情報,習近平發出統戰台灣的新指示。要求緊緊抓住韓國瑜和傅?(山+昆)萁,有效展開一次對台統戰的戰略性攻勢,佔領立法院的制高點。在台灣政權結構內部撕開突破口,然後迅速擴大戰果,為完成統一大業創造關鍵性的有利條件。

袁披露,接到習近平指示後,中共國台辦向習提交了一份,題為《佔領臺灣立法院制高點的統戰戰略要點》文件。其中第三點內容,就是要通過特定人士,敦促韓國瑜、傅?(山+昆)萁和國民黨立院黨團,運用國會改革名義,提出立院調查權、總統質詢權、反台獨法等法案。即使法案一時難以通過,也足以造成立法權的混亂,甚至停擺,進而有效降低民進黨行政當局及賴清德總統的執政效率。

彭博分析,「台灣執政黨的支持者,正在抗議親中國反對黨,企圖限制總統權力的舉動,若法案通過將使賴清德總統難以治理,處中美角力中心點的台灣」。美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駐台北研究員宋文迪評論,「這是一種要削弱政府治理能力的企圖」,「反對黨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推動這項爭議性的法案,又在缺乏公眾議論或國會辯論的情況下,引起了立法機關越權的疑慮。」在在指向,國、共裡應外合的陰謀,很難消除台灣民眾認為國民黨親中賣台的疑慮。

此次「國會改革」所引發的「反國會擴權」運動,國、眾兩黨看似摧枯拉朽,一路挺進。但由萬人包圍立法院的氛圍來看,綠營動員力還是比藍營佔優勢。民進黨成功的將「國會改革」轉化成「國會擴權」及「中共與在台同路人合謀亂台」,加上三讀通過後,還可以有包括,提出覆議案、憲法訴訟、公民複決、罷免立委等方案可用。中間選民歸隊後,誰才是贏家,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