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工商界的呼聲,蔡政府不能充耳不聞!

八大工商團體日前前往總統府拜會蔡總統,根據媒體報導,工商界領袖對於低碳能源能否穩定供應表示非常憂慮,並且建議蔡政府重啟核電;無獨有偶,二月七日美國商會公布調查報告,大約三分之二的受訪美商擔心是否有足夠的綠色能源供應來源,百分之四十二希望政府將「能源充足」列為未來一至三年的首要任務。無論台商或美商會擔憂電力供應問題,根本原因在於蔡政府錯誤的電力政策,對於工商界的呼籲,蔡政府不能再充耳不聞,更應以具體行動回應。

蔡政府所提的「二○二五非核家園」目標,早經證實是一場海市蜃樓;甚至對於蔡政府所說的「二○五○淨零排放」,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也直言按照目前的作法「根本做不到」。儘管各界建言不斷,事實也做出印證,甚至爆發全台大停電、區域輪流跳電,但是蔡政府始終置之不理,導致工商企業界的憂慮感一天更甚於一天。

檢視台電的發購電結構,可以更直接的看到「二○二五非核家園」是一場蒙混的「夢幻」:二○二一年再生能源比重僅百分之六點三,遠不及百分之二十的目標。二○一八年台灣面臨缺電危機,蔡政府的應急方案是重啟核二二號機,但核二二號機將於三月十四日停止運轉;經濟部長王美花對此表示去年開始已調度相關機組、處理水利調度,不會有缺電問題。現在只能期待經濟部不要跟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一樣,視察的超市貨架上滿滿的雞蛋,老百姓看到的貨架卻是空空如也。

更別忘了,核三一號、二號機也將於明年、後年退役,屆時電力缺口如何補足?蔡政府更該有個負責任的方案。畢竟,二○二一年台灣核電的比重還達百分之十點八,別說產業界承受不了這個空白,全台灣民眾也難以消受停電之苦。

或許,有人寄望以天然氣發電替代核電;但是,天然氣發電也絕非萬靈丹。單以發電成本來看,去年十一月底台電燃氣發電成本每度三點二二元,且不論比核電的一點四五元高出許多,也比前年的審定決算數一點九二元高出一截。去年爆發俄烏戰爭,比利時在開打一個月之內就將二○二五年廢除核電的計畫延後十年,去年八月德國也將本應在去年底關閉的核電廠延長運轉時間。比利時、德國沒按計畫停止使用核電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擔心天然氣供應會出問題。

去年夏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儘可能使用核電,選項包括重啟閒置核電廠、建造新世代反應爐;日本政府的目標是,核電占比要從二○一九年的百分之六提高到二○三○年的百分之二十二。當時熱浪來襲,岸田表示,面對中暑問題,他不希望民眾過度節能;對於重啟核電計畫,日本有七成民眾表示支持。如果燃氣發電是個可靠而便宜的電力,為什麼日本會捨此而不為呢?

必須注意的是,台灣百分之九十九的天然氣靠進口,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規劃,二○二七年台灣天然氣的儲槽容積天數是二十四天,安全容量是十四天,且不論三接、乃至四接的工程進度,即使按能源局規劃,去年發電占比為百分之四十二點五的燃氣發電禁不起超過二十四天的「斷氣」,甚至是十四天。這還不論燃氣發電的甲烷排放數倍於燃煤,對地球暖化「貢獻卓著」。令人遺憾的是,工商界對缺電的憂慮在總統府新聞稿中隻字未提,蔡總統到底聽進去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