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人民幣存款到人民幣保單

工商時報【編輯部】 金管會於本月初核准國內人壽保險公司可以銷售人民幣傳統型保單,第一波有6家保險公司獲准,第一年合計總額度為新台幣247億元。由於額度不算多,一般預料因為需求將大於供給,可望造成銷售熱潮。 在此之前,金管會早已核准壽險公司可以銷售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但銷售情況並不熱絡。在業者期盼和保戶有需求下,金管會終於核准了人民幣傳統型保單。一樣是人民幣保單,何以投資型乏人問津,而傳統型卻可能供不應求? 首先需要了解傳統型保單和投資型保單的不同。傳統型保單只提供壽險契約所約定的保障事項,而後者則在契約保障之外,兼具投資理財的功能,這也是因應客戶的需求,想要更多的獲利而發展出來的壽險保單。 換言之,購買一張傳統型保單,保戶依契約按時交錢後,日後不管保險公司如何運用這筆錢,在保障期間內,保戶還是得到契約內的保障內容。但投資型保單則將保戶交的錢,分成2個帳戶,一個和傳統型保單一樣,另一個則是保戶的個人帳戶,帳戶內的錢由保戶來決定要如何運用。目前保險公司多半會提供多種投資方案,由保戶選擇,有些也可轉換,但其損益也由保戶自己承擔。過去多年來,由於景氣還不錯,投資各種證券或基金的獲利頗豐,投資型保單曾經蔚為風潮。 之前已有十多家壽險公司推出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但因連結的標的很有限,使得買氣不如預期,尤其在自負盈虧的情況下,多數民眾購買時多所猶豫。自去年起,央行開放國內銀行得以承作人民幣存放款業務,許多民眾手上已有不少人民幣存款,因此壽險公司和客戶都希望金管會趕快開放人民幣傳統型保單。 去年2月央行開放人民幣業務至今已屆滿1年,外匯指定銀行(DBU)的人民幣存款已逾1,900億元,若加計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則人民幣存款已接近2,500億元。雖然今年2月以後人民幣呈現貶值趨勢,但反而吸引台灣民眾逢低買進,OBU和DBU的人民幣存款較1月增加300多億元,增幅達15%。再根據央行資料顯示,今年元月DBU的外幣存款占總存款的13%,香港和新加坡的外幣存款占比,分別是52%和45%,可見國內仍以新台幣交易為主。不過人民幣業務開辦才1年,元月底人民幣存款占外幣存款的比重已達24%,與香港相當。雖然央行資料並未顯示各種外幣個別所占的比重,但據信國人的外幣存款中以美元為最大宗,其他則為歐元和日圓等,而在人民幣業務開辦以後,國人除了以新台幣購買人民幣外,其他多數是從美元等原來的外幣轉換為人民幣,才使得人民幣存款占外幣存款的占比,1年的時間就從零達到接近4分之1,速度相當快。 國人願意保有人民幣存款有兩大誘因:其一,人民幣是長期升值的貨幣;其二,人民幣利率高於新台幣和其他外幣。儘管人民幣自2月以來從高點貶值超過2.5%,但多數人相信這是短期現象,長期仍將看升,因此反而逢低買進。另外3月中旬,國泰金控發布的調查指出,目前只有約20%的民眾配置人民幣存款,其中多數配置比率在5%以內,但被問及未來1年的加碼程度時,有42.4%受訪者會增加人民幣存款,願意配置人民幣5%以下者有22.4%,願意配置5至10%者有12.6%,如果這個調查實現,預估未來1年人民幣存款有機會比現在增加1倍。 不管是人民幣存款或人民幣保單,除了匯率和利率因素外,投資民眾真正看重的是資產分散配置,因此將原來的美元等外幣存款轉換為人民幣存款,而在保單方面,除了美元保單外,現在又多了人民幣傳統型保單的選擇。有些民眾也可能將目前手上的人民幣存款轉換為人民幣保單,差別只在投入短期資金或長期資金而已。至於壽險公司方面,由於人民幣的去化管道有限,且金管會又有額度限制,人民幣保單只是讓客戶多一種選擇,因此還不致於暴增。 過去民眾購買的壽險保單只有新台幣保單,沒有匯率風險,但因壽險是相當長期的投資,真正的風險反而是來自保險公司營運狀況。後來有了美元保單,許多人開始選擇購買,將來保單到期將以美元給付,民眾覺得這樣比較有保障。如今隨著政策開放,民眾也開始購買人民幣保單,將來也是以人民幣給付,尤其人民幣正逐漸朝國際化前進,配置人民幣保單應是大勢所趨。 國人願意保有新台幣以外的美元保單或人民幣保單,其實是肯定美元或人民幣未來的價值。雖然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還不足,但卻很有潛力成為國際流通貨幣。民眾若繼續增加人民幣存款或保單,背後其實就是對大陸國力變強的預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