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惡質抽佣國內觀光警訊

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主導單位也一再呼籲業者要以誠信對待陸客,但是媒體報導旅行社對陸客購物抽佣高達五成,旅行業者對觀光客惡質抽佣,將是國內觀光發展的重大警訊。 國內一名導遊和旅行社合作,帶著大陸團在台灣消費了新台幣六百餘萬元,導遊認為應可拿到一成退佣,但旅行社卻拒付這筆錢,導遊一狀告上法院,法官認定雙方有退佣約定,也認定抽佣是業界習慣,判定社行社要付給導遊佣金;雖然本案仍在訴訟中,但是陸客來台卻讓兩岸旅行業者的隱情露了餡。 陸客來台帶來重大商機,不但旅遊相關行業磨拳擦掌,連行政機關也絞盡腦汁,希望能吸引陸客來台,在各地多停留些時間;以台北市為例,觀光傳播局表示,以現今每日開放五百個名額自由行陸客來計算,每名自由行陸客多停留台北市一天,台北市一年將多增加新台幣十二億元的觀光效益,因此為了迎接陸客自由行,最近推出的招徠措施除了旅遊降價專案,同時也將華航免費託運行李額度增加十公斤,讓大陸旅客可購買更多的伴手禮。 提到伴手禮,這是陸客在在世界各地旅遊最受矚目的強項,開放陸客來台後,國人也見識到了他們在商店中掃貨的能力,可是由前述的例子可以發現,如果旅行社抽佣五成報導屬實,那麼再在賸餘的一半價錢中,扣除店家自己的利潤,拌手禮成本就被壓得極低,大量購買禮品的陸客可能都成了冤大頭,不是買貴了就是買到劣質品。 國人出國觀光經驗豐富,參加旅遊團時就知道有所謂的「採購團」,而真正的純觀光團如果強調全完不採購,團費最高,而「採購團」的團費極低,甚至有零團費的旅遊團,這些觀光團到了國外後,整團人就被導遊牽著走,每到一處觀光景點,主要行程不是看風光,而是進入特定的商店中採購,如果買得數額不高,有時還會被店家強行留滯不放人;網路上流傳一支香港旅遊團的短片,一位香港導遊因陸客在某一商店內購物不夠多,而當場發飆辱罵旅客;羊毛出在羊身上,想省團費的遊客,就得在採購抽佣上補足旅行社及導遊的需求,這就是「採購團」的宿命。 陸客來台,在各地大量採購固然是業者的期待,旅行社若抽取些許佣金乃屬合理,但是絕對不希望陸客團成了所謂的「採購團」,因此政府限制陸客團不僅禁止零團費,且規定最低接待費用為每人每夜平均至少六十美元,目的就是要讓旅行社及導遊都有合理的收入,希望他們有高品質旅遊;若業者抽佣若高達五成,商店只有在價格或品質上動手腳才可能有利潤,做法已接近訛詐。 陸客交繳的團費不低,可是旅行社抽佣卻如此之高,可以隱然感覺到陸客來台旅遊的整個結構出了問題;有國內業者爆料,來台陸客從大陸組團開始,就已落入一個設定好的框架,據云陸客繳的團費只有少數能進入台灣旅行社的手中,低價接團的台灣旅行社,只有以購物抽佣來彌補不足,由導遊帶領人生地不熟的陸客,去特定店家買!買!買!而且買最貴的東西。 國內開放陸客來台時間不長,政府相關單位必須正視此事並向陸方反映,及早消彌惡例;否則台灣觀光業遭兩岸業者聯手綁架,絕非政府開放陸客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