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投資獲利被監管?民眾勿輕信

投資獲利上百萬元,需先匯款才能提領?小心新的詐騙手法。有民眾宣稱投資股票卻因遭到金管會阻擋取回獲利,需要匯款保證金才能取消監管;對此,也再次提醒,政府機關是不會有收取保證金或要求匯款等行為,民眾勿輕易上當。

台中一名六十八歲的林姓小黃司機,日前到銀行告知行員要急匯七萬元,由於匯款帳戶已遭警示,行員立即通報警方到場了解。林男聲稱,經友人介紹才加入投資股票群組,由於聽詐騙集團說其投資獲利已達數百萬元,當要提領時卻被告知該獲利所得已遭金管會監管需匯款保證金新台幣九十七萬元,才能領取;在經過警方和銀行聯合的勸阻之下,才得以保住他辛苦的錢。

日前,資深媒體人陳玲玲才傳出,在今年農曆春節時被騙錢。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陳玲玲透露,當初被運動博弈害慘的閨密邀約自己投資土地,稱每個月可以領三萬元利息,陸續支付數個月,怎料,今年農曆年前對方稱土地賣不出,且每個月三萬元利息也付不出,一共遭騙五十萬,讓她氣炸表示,「我不會再相信任何人,更不會與朋友有任何投資、借貸等金錢往來!」

另外,很多詐騙集團會假冒理財專家,冒用照片來騙不知情的民眾上鉤;對此,若發現個人姓名、頭像遭詐騙集團冒用時,應立即向LINE公司即時反映,不論是個人帳號或社群,都能於第一時間提出檢舉,除了利用軟體本身的檢舉機制外,請同步填具檢舉表單,避免更多民眾誤信受害。

以投資詐騙簡訊為例,以往詐騙集團會以「飆股、報明牌」等用詞發送簡訊,近來更演變為「有急事找你、找你好久了」等讓人疑惑的裝熟用詞發送詐騙Line ID至民眾手機,誘使民眾好奇加入;另外以紓困貸款詐騙簡訊為例,詐騙集團常以「你的申請已核准」或於簡訊內容夾帶詐騙網址,誘使民眾點擊進入網頁,騙取個資。

若接獲疑似詐騙電話、假投資廣告,或陌生簡訊要求加入LINE ID等情形,可直接至一六五網站,於首頁搜尋欄位打上關鍵字即可立即查詢是否為遭通報過的電話、網站、LINEID或其他詐騙資料。小心求證為防詐不二法門,請民眾多加利用資料查詢功能,或撥打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