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接獲疑似詐騙訊息 應提高警覺

面對日新月異、不斷進化的詐騙手法,如何防範詐騙集團騙走辛苦累積的財產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議題。詐騙集團假冒兒女、親戚或多年不見的友人,透過電話或通訊軟體(如LINE)與民眾聯繫,並以換過手機所以不是原來的號碼、暱稱等方式要求民眾加入新手機號碼或LINEID,過幾天後再以臨時急用、投資周轉等理由詐騙民眾匯款,事後民眾聯絡到當事人確認無此事後才知道被騙。

由打詐「情資研析中心」分析國內詐騙電話大數據資料庫,根據近期「猜猜我是誰」詐騙類型之發生案件犯罪模式分析發現有非法「數位式移動節費設備(DMT)」機房在中、南部地區流竄,分派中部打擊犯罪中心偵辦查緝。

接到以親友名義來電借錢,務必以舊有電話向當事人親自確認,切勿貿然前往銀行匯款,以免遭詐騙。提供的匯款帳戶名稱與親友本人名字不同,詐騙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更應主動查證。可與親友約定專屬密語,做為懷疑對方身分時的確認。

接到親朋好友傳訊息要求借錢或幫忙匯款,一定要提高警覺並再透過其他管道(如打電話)向本人查證,不要僅以來電聲音、LINE文字或貼圖對話就認定借錢的是你所認識的朋友,平時也應該做好帳號保護,避免多個帳號設定同組密碼,亦不要點選不明網址,建議與親友建立的─防詐專屬約定密語,確認身分;另隨著科技的進步,利用AI深偽(Deepfake)變聲及換臉技術,可以製造出仿真度極高的虛假影像和音訊,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偽冒者是被害者本人、親友或名人,而受騙上當。

「猜猜我是誰」詐騙案件係以亂槍打鳥方式撥打電話給民眾,佯裝多時不見之好友或親人與被害人通話數日,等取信被害人後加入LINE好友後,再以資金周轉不靈或急需借款等話術進行詐騙;民眾如接獲不明電話號碼,聲音聽似久未連絡的親友,要求「重新輸入電話加LINE時」,就要提高戒心,務必透過其他管道聯繫本人查證,以防詐騙,如有任何疑問,可撥打一六五或一一○專線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