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府推行綠能應兼顧改善空品 切不可砍樹種電

臺灣中南部空汙問題嚴重,一項國內醫學研究指出,近幾年高屏地區肺腺癌年增加率是北部的十五倍以上,且患者餘命較短,顯示空氣汙染已是不吸菸罹患肺癌的關鍵因子。近年臺灣在能源政策開始走向綠能,其中在太陽能光電的部分,有民眾直指,切不可「砍樹種電」,以免造成改善空氣品質的綠樹越來越少,卻每每在山區或綠地出現一堆不怎麼雅觀的太陽能面板,箇中取捨,需要政府相關單位進一步重視。

看看同為太平洋西岸的南韓政府統計,在二○一七至二○一九年間該國的山坡地,興建了四千九百多個太陽能電廠,但也同時砍伐二百多萬棵樹木。韓國的太陽能電廠在山地斜坡以階梯式打造,若適逢雨季後,雨水蓄積在每一層,侵蝕太陽能電廠地基,到達極限時就容易崩垮,雨水會夾帶淤泥傾洩而出,具有潛在土石流的危機,值得我國借鏡。

再看看我國的「非核家園」是民進黨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然而臺灣的綠能政策現階段真的已做到「無懈可擊」毫無任何缺點嗎?似乎並不盡然!首先,一棵小樹苗要長成大樹,短則幾年,長則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樹木能為人類製造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氣品質,其次,樹木具有防風沙的功能,風沙若遇到防護林,速度至少能減少七、八成,因此若在風沙較強的區域,遍植防風林,此種危害將可大為減低;其三、雨季時,雨水極易造成河水暴漲或山洪爆發,平時就提早做好水土保持,防止土石流失,這一定得仰賴樹木的根緊緊抓住土壤,其四、大樹擁有讓人們乘涼的功能,綠樹對人類的好處實在不勝枚舉,由此凸顯「砍樹種電」既無助於改善空氣品質,還大開環保之倒車。

是故政府在推行綠能政策的同時,對太陽能光電板的設置地點,一方面不應採用砍掉原本樹木的作法,另一方面也不該把原本提供民眾休憩的綠地,拿來設置太陽能光電板,此一議題逐漸受到外界關注,顯示政府在政策規劃階段時,考慮仍不夠周延,實應聆聽基層民眾的聲音,切實檢討改進,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所應該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