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經不確定性 台灣的一大隱憂與焦慮

漲不起的薪資,回不去的物價,當全球通膨高漲、經濟同步放緩,加上兩岸緊張關係難解的同時,未來台灣的政經情勢將增添更多不確定性,也將成為未來台灣的一大隱憂與焦慮。

主計總處發布最新經濟預測,今年第一季GDP初步統計,經濟成長率為負二.八七%,較一一二年四月概估負三.○二%,上修○.一五個百分點。一一二年預測經濟成長二.○四%,較一一二年二月預測的二.一二%下修○.○八個百分點,此一預測雖驚險可保二,但卻是八年來的最低點。至於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二.二六%,較上次預測上修了○.一個百分點,顯示今年通膨情勢,仍屬嚴峻。

受到全球景氣的放緩所致,台灣出口與投資近期明顯出現疲弱現象,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下探負三.○二%,創下了金融海嘯以來的單季新低。再看財政部公布的今年四月份出口年減一三.三%,這是自去年九月至今,連續第八個月的負成長。還有今年一至四月出口合計,較去年同期衰退了一七.七%,為全球金融海嘯至今十四年來的同期最深跌幅。

諸多的數據一再顯示,今年的台灣經濟將好不到哪裡,尤其出口是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若出口無法提升,台灣今年GDP想要保二,恐將成一大挑戰。

同步放緩的全球經濟,二○二三走勢已再度面臨考驗,疫後迄今的傳統貨品,目前仍受美中貿易紛爭影響,市場產量呈現限縮態勢,加上為了加速去庫存化,終端需求未大幅增長,我出口接單量相對走緩,這類貨品仍屬台灣一大重要性產業,出口需求未增,動力就相對薄弱。

變動中的二○二三,即將跨越第二季,惟延續中的俄烏戰爭迄今未歇,美中爭端持續較勁,台海局勢的緊繃仍增添兩岸未來政經變數。值得注意的是,美中貿易較勁迄今,台灣並未獲得其利,反先淪為兩大經濟體在政經較勁中的籌碼。

多年來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政治內耗,許多資源在政治中消耗怠盡,對經濟的長遠發展顯得空洞,蔡政府提出的五大產業創新計畫,面對實質上的「五缺」,仍無具體解決之道。對台灣來說,只要經濟繼續成長,就會顯現存在價值,相對經濟如果衰退,包括外銷及內需的百工百業,自然也將面臨更大挑戰。面對沈悶的二○二三,政府必須讓國人走出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