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李登輝功在民主 過在兩岸

李前總統去世,享年98歲,他繼承蔣經國遺志,完成台灣本土化、民主化改革大業,讓台灣在國際社會眼中不再是一個威權政體,而是亞洲民主化的範例,他歷經6次修憲,取得中華民國在台灣有效統治的法理基礎,並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國家統一前的特殊關係,奠定兩岸交流的憲法基礎。但他自1994年開始展現強烈的日本認同,又在1999年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兩岸定位,認定「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不但在台灣內部引發政爭,大陸更將此定調為華獨或獨台,兩岸關係動盪不安。卸任後他旗幟鮮明走上台獨道路,背叛了蔣經國與國民黨,留下「毀譽參半」的歷史地位。

李登輝當上總統,是歷史的偶然,因為前總統蔣經國死在任內,否則以當時國民黨絕對的政治、經濟、社會控制能力,不可能產生一個本省籍總統,李登輝在關鍵時刻處在關鍵位置上,有驚無險地接任總統。他在收攏黨政軍權後,選擇繼續推動民主改革,並在國民黨敗選後平順交出政權,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決定。

民主先生 實至名歸

當然,民主改革是沛然莫之能禦的民意趨向,但實現的過程還是需要幾番角力與折衝,並非水到渠成。李登輝展現高明的政治謀略和在野勢力相呼應,一步步拆解國民黨威權體制,廢除《臨時條款》,進行6次修憲,讓萬年國會退位,總統、市長與國會皆由民選產生,最後廢了國民大會。現在大家投票選總統、北高市長和立委都覺得理所當然,但這些在李登輝繼任總統前都不存在,台灣在不流血、不動盪的狀態下完成民主化,因而被全球譽為「寧靜革命」,李登輝「民主先生」的尊號實至名歸。

李登輝也開始了「務實外交」路線,過去政府在外交上堅持「漢賊不兩立」,結果日陷孤立頹勢,李登輝就任後打破以往的僵化思維,開始出訪新加坡、菲律賓等無邦交國家,最大的成果是藉美國輿論與國會的同情,迫使柯林頓政府同意他赴美參加康乃爾大學校友會活動,寫下了第一次我國元首訪問美國的歷史紀綠。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之後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踏上美國已是常態,這真要感謝李登輝在萬般艱難中為台灣撞破這道高牆。

在兩岸關係上,李登輝打破蔣經國「漢賊不兩立」困局,是歷史的開創者,卻同時製造了兩岸衝突的新火種。初任總統時,兩岸還在「漢賊不兩立」敵對狀態,他和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建立了「密使」溝通管道,接著雙方各自成立海基、海協兩會進行制度化協商,原本阻絕的兩岸交流隨之蓬勃開展。但李登輝的訪美讓大陸鷹派抬頭,導致1995年的台海飛彈危機,兩會協商為之中斷,更為1999年「兩國論」衝突埋下火種。

兩國論引發兩岸對抗

李登輝前期積極推動兩岸和解交流,兩岸從不共戴天關係中解放,商貿、旅遊與文化交流絡繹於途。兩岸人民原本同文同種,民意要求解禁封鎖、開放交流,但千島湖、天安門事件和飛彈危機後,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觀感改變,雙方在體制與思維上的基本矛盾浮現,並憂心經濟過度依賴大陸,李登輝因而對兩岸關係踩剎車,經濟面提出「戒急用忍」,政治面提出兩岸「特殊國與國關係」主張,引發大陸強烈反彈與兩岸間激烈的對抗關係。

李登輝對政治的影響,還包括裂解國民黨,並且從黨內流派之爭開始,讓省籍情結成為政爭武器。不過政治鬥爭本來就很容易沿著族群作切割,族群也一直是個很好用的煽動工具。他選擇連戰為接班人,而非宋楚瑜,導致藍營分裂和2000年的首度政黨輪替。李登輝實現了生前交出政權的夢,卻是以未預期的方式難堪下台,丟了江山的國民黨也和他反目。卸任後的李登輝另組台聯,開始走向深綠路線,這一方面是因為當元首必須承受多方束縛和壓力,下台後真我可以浮現,一方面也為自己創造政治空間,而台聯也一直頗受民進黨禮遇。

評價政治人物,必須從當時的時空環境,完整持平地觀看,李登輝的視野格局、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對台灣的付出與用心,乃是當今政壇許多人所不及的。現今台灣的民主、外交和兩岸,都留下了許多李登輝的遺緒,他對台灣的貢獻,必然在歷史留下深刻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