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產業苦撐 台商有「苦」難鳴?

台灣大解封迄今,快撐不下去的企業仍持續哀號,期盼走得出去再創「疫」外商機,政府近期也不斷信心喊話,強調已開辦相關紓困升級措施,幫助業者度過今年的困境,更有許多海外台商訴苦,政府的紓困措施輪不到他們,並指在海外形同孤軍奮戰,能撐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迄今仍持續延燒的全球疫情,已首度出現在一百小時內爆增百萬人染疫紀錄,累計更超過了一千四百萬例確診,若以此發展來看,短期內全球疫情恐不易降溫,相對台灣目前境內雖獲控制,偶爾出現零星境外移入案例,但在產業紓困上與業界的期待竟仍有段距離,業界的需求與政府提供的資源,兩者存在的落差,似仍未有效拉近。

勞動部日前發布最新無薪假統計,實施人數二萬三千餘人,雖連續第二周減少中,但數據上實施的家數卻較前一周增加了二十餘家,其中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放無薪假的人數有明顯改善,但製造業的無薪假家數及人數,卻不減反增。

各行業的業別及性質不同,自然有數據上的差異,在內需消費逐漸回溫的同時,自然會帶動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業營收,無薪假人數相較之前自會減少。惟有別於商業及服務業的製造業,無薪假不減反增,此一現象以總體對外經貿市場來看,不容輕忽。更值得注意的是,淪為重災區的包括金屬機電、化學工業等製造業,其增減幅度可直接反映在國內外訂單,以及產業上下游供應鏈上的變化,製造業若受創擴大,除了企業營損難測,其所波及的龐大就業人口,更將成為一大隱憂。

經濟部統計處發布最新六月份外銷訂單統計,我六月外銷訂單四一○億美元,較上月增五·四%,主因為半導體高階製程需求強勁,加上國際原材物料價格自低檔回升,傳統貨品接單普遍較上月成長,但因國際肺炎疫情未解,加上美中貿易爭端波瀾再起,恐仍影響終端需求,抑低外銷接單成長,後續發展仍需審慎觀察。由於上述統計包括業者接單後在國內生產及交由海外生產者,因此訂單生產後未盡全經由我國海關出口,而六月訂單金額中,有五成四是在海外生產。

下半年台灣出口表現仍將取決於國外疫情,目前歐洲雖有緩和跡象,美國狀況的演變仍令人擔憂,包括訂單能否回暖。儘管經濟部日前強調紓困三·○將鎖定在製造業,尤其是訂單大減的傳統產業,有助紓緩廣大傳統製造業勞工面臨無薪假或失業的困境。

台灣防疫有成,民眾可以四處旅遊,政府發放振興三倍券,這些對內需市場直接受益的措施,基本上民眾樂觀其成,惟目前仍有許多台商無法回台、紓困無望,無怪乎亞洲商會代表也為他們叫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