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缺電問題如何解決?再度用愛發電嗎?

回顧去(二○二一)年,不只缺水,還缺電,蔡總統宣稱二○二五年要成為非核家園,但實際上腳步跟上了嗎?隨著停電的越趨頻繁,台灣的缺電危機正式浮上檯面,這不只凸顯台灣的能源危機,也影響著未來的產業發展;而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也表示因公投未過,提醒台灣明年會缺電,結果隔沒幾天,鴻海的土城廠於上(十二)月二十七日就出現跳電情形,台灣今年是否會限電,會不會缺電?也有學者指出,今年限電的可能性很大,且「幾乎沒辦法避免」,事實上,台灣不缺電的牛皮,在二○二一年狠狠被戳破,但非核家園理想還是深植蔡英文總統的心中,尤其在國慶文告中再次宣告,二○二五年找出替代能源,二○五○年要達到淨零排放目標,而減碳排既已成為全球一致的顯學,改善碳排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蔡總統於上任二○一六年首任任期之初推動能源轉型,「以綠代核」是施政主軸,減碳並非施政優先任務,而發展綠能代核能只解決了非核問題,並沒有解決減碳的問題,因為我國到二○二五年仍有八成是火力發電,對此我國能源供應必須在供給、價格與減碳上取得平衡,才能應對國內外政經情勢的最新變化在未來數年台灣能源供應上可能有幾個發展,包括為顧及空汙與減碳,春、秋兩季燃煤發電廠的調度彈性降低,另一方面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加重了電網調度的難度,去年兩次缺電情形,未來數年可能再次重演,其次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發電比重逐年提升,電價上漲的可能性也加大,輸入型通膨的烏雲將籠罩,老百姓勢必受到影響。

過去幾年政府的能源轉型著重在增綠減核上,讓能源穩定供應與合理價格的天平出現傾斜,去年多次限電已預告了我們再不做出改變與準備,更嚴厲的能源供應挑戰已近在眼前,在能源轉型必然會面臨陣痛期,政府的責任必須確保在陣痛期中能穩住供電、平抑價格與控制碳排,光有二○二五能源轉型的願景還不夠,政府應要提出更明確的能源轉型路徑,絕對不可再用愛發電了!

能源政策牽涉範圍甚廣,在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拚減碳的架構下,台灣的能源轉型方向是正確且為了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需得徹底執行的,排除掉危險核電與逐步降低污染的燃煤,電源的開發更應該想好,除發電外,健全的電網與智慧電表都需要有,讓全民理解電力系統增添應對彈性,而作為調度電力總教練的政府、台電,更應該記取教訓與損失,讓台灣有穩定與乾淨、進步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