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蔡政府舉債撒幣,分配更是藍綠眼!

按照學者研究,蔡英文任內中央政府增加債務1兆3000多億元,比起民進黨所說的4500億,幾乎是3倍多。(資料照)
按照學者研究,蔡英文任內中央政府增加債務1兆3000多億元,比起民進黨所說的4500億,幾乎是3倍多。(資料照)

隨著明年總統、立委大選日益迫近,中央政府財政狀況成為朝野攻防焦點。民進黨政府一面運用障眼法遮掩債留子孫的事實,一面卻又在歲入不足的情況下大肆撒幣,進行政策買票;在預算補助分配上,更有明顯偏袒綠營執政縣市而刁難藍營執政縣市的現象。

民進黨宣稱,近三任總統中蔡英文執政長期債務最低,到今年七月底才舉債四千三百五十億,遠低於馬英九時代。表面上看,蔡英文似乎財政控制得相當不錯,但認真探究,看似亮眼的數據非但是擦脂抹粉所致,還隱瞞了許多真相。

根據財政部估計,二0二三年度負債總額將達六兆六千七百億元;到今年四月已經達到六兆三千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二十七萬兩千元,創下歷史新高。按照學者研究,蔡英文任內中央政府增加債務一兆三千多億元,比起民進黨所說的四千五百億,幾乎是三倍多。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關鍵就在特別預算。

由於我國預算制度,特別預算舉債不列入中央總預算中,民進黨政府不但用其規避審查,更藉此美化負債數據。馬英九執政時期特別預算總共編列七千億元,多半是碰到重大天災、國際情勢動盪,才動用特別預算;而蔡英文則將特別預算常態化,執政至今透過十三項特別預算已舉債二兆四千九百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蔡政府的許多特別預算執行期間都是延續到下任政府,例如新式戰機採購預算執行年度為二0二0至二0二六年,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二0二二至二0二六年,前瞻基礎建設第四期特別預算二0二三至二0二四年,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二0二三至二0二五年。屆時這些舉債都要算在下任政府;再加上二兆四千九百億元特別預算現在真正借款大約一兆元,還有將近一兆二千億至一兆五千億元是將來借。所以蔡英文不只會債留子孫,而且會留一屁股債讓下任政府承接。

就事論事,如果特別預算執行,真正有益國計民生,倒還無可厚非。問題是蔡政府的許多特別預算不但浮編濫編,執行效率不彰,還獨厚綠營執政縣市。例如,在前瞻預算項下,高雄市政府申請的前鎮漁港改建案,最初僅編列三千萬元經費,最後由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追加到八十一億元,爆增二百七十倍;相對的,藍營執政的台東縣,境內十四個漁港補助為零。試問,公平嗎?

再說,台中市人口二百八十餘萬,超過高雄市,對捷運需求也有過之,但目前捷運只有一條,為了改善交通,台中市政府向中央爭取捷運藍線與綠線延伸線預算,為求儘速過關,市府依照中央指示,先後六次修改,卻屢遭中央打回票,至今進度停滯。相對的,原本僅規劃為輕軌的高雄黃線,卻已升級為捷運;目前已完成鐵路地下化、捷運紅橘兩線,接近完工的還有環狀輕軌。試想,這是不是重綠輕藍?

更令人憂心的是,今年總預算歲入歲出短差一千零九十五億元,加計特別預算短絀將達六千億元,財政部預估舉債三千億元;行政院初步編訂的明年度中央總預算短差近一千七百億元,除了國防與社福預算大幅增加之外,還有賴清德拋出的私立學校學費補助、軍公教加薪、撥補公教退休退撫基金等六百多億元。試問,如此狂撒鈔票算不算政策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