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躁進的光電政策,台灣承受得起嗎?

選戰日益激烈,聯合國氣候峰會也在杜拜取行,蔡政府的綠能政策因而再次受到檢驗。從實際數據來看,蔡政府的「二○二五非核家園」政策已然跳票;同時,聯合國氣候峰會著眼於實現淨零碳排目標,承諾二○五○年之前將核電提升三倍,此亦顯示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與世界潮流脫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躁進的光電政策已讓大量農漁用地滿布光電案場,農漁民抗議卻始終枉然,蔡政府口說為了環保卻反而傷害了台灣!

要說身受光電之害,台南七股漁民最有感!今年七月,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指出,七股地區已有將近百分之十的土地開發為光電案場,未來還要繼續擴大到五分之一;據估算,二○二二年七股魚塭上的光電案場面積,相當於一千五百座足球場。七股堪稱全台灣光電密度最高的地方,面對養殖漁業受到光電侵蝕,二○一八年起當地漁民發起大大小小的抗爭,去年十一月三日更有上百名當地民眾北上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陳情,但他們還是無奈地看著光電案場一個接著一個地鋪在七股魚塭上。

在台南,被謝龍介形容為「穿山甲」的並非僅在七股;今年三月,媒體調查報導,台南後壁被五座光電案場侵蝕,將近七十公頃農地恐將消失,後壁的「無米樂」快變成「無米了」。儘管面對類似抗爭或是回應媒體,台南市政府總是說會嚴格審查,但怪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又會爆出新的爭議,令人不禁想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魚塭、農地遭光電案場侵蝕還不夠,林地也遭染指。今年六月媒體報導,在花蓮鳳林申請的光電案場達三十多筆,占地面積達一千七百零一公頃,約為鳳林的六分之一,這些都是國有財產署或台糖的地,其中包括造林地、未開發林地。鳳林當然也不會是花蓮的最後個案,光電開發還逐漸向光復、壽豐、萬榮蔓延。今年八月,屏東縣楓林部落擔心遭土石流淹滅,當地居民拒絕光電案場進駐;在此之前的二月,台糖規劃釋出萬巒兩百公頃林地種電,遭到當地居民強烈抗議。

林地改種電,台糖多指當地林相不佳;但監察院對台糖七股農場註銷造林用途改作光電用地提出糾正,指台糖配合經濟部推動光電計畫,盤點轄管不適耕作與造林地,但「政府原推動造林政策係為達成APEC決議,現造林地改置光電案場,遂衍生政策不連續,徒增民眾疑慮與爭議」;又指台糖辦理林木材積估算與伐採作業欠缺查估資料佐證,履約管理欠當。究其實,躁進的光電政策導致政策目標相互衝突,但蔡政府選擇了光電,而非履行APEC決議或造林減碳。

事實上,因為配合光電案場而遭監察院糾正的不只是台糖,二○一七年九月監察院糾正案文寫著「短短幾年光景,打著『農地種電』旗號之太陽光電設施大量出現於中南部地區,而農業設施未能依原核定經營計畫內容使用,反而演變成綠能設施喧賓奪主、掠奪農地資源之亂象」,遭糾正的對象是農委會、經濟部、經濟部能源局。這些還不包括層出不窮的綠能索賄、貪汙、黑金政治,如此的能源政策能不痛加檢討嗎?

農漁林地慘遭光電凌遲,台灣到底還要用多少土地種電?今年六月來自二十四間大學、四十個系所的八十位學者算了一下:若要達到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目標,還需供光電使用的面積接近兩個台北市。請問,台灣承受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