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郭台銘是不是下架民進黨的最佳人選?

郭台銘在侯友宜獲得徵召後,曾經表示會全力支持侯友宜當選。如果現在參選,必然會遭到外界嚴厲抨擊,指責他沒有誠信。(取自郭台銘臉書)
郭台銘在侯友宜獲得徵召後,曾經表示會全力支持侯友宜當選。如果現在參選,必然會遭到外界嚴厲抨擊,指責他沒有誠信。(取自郭台銘臉書)

郭台銘是否參選總統,目前仍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但是,到底侯友宜柯文哲和郭台銘誰才是下架民進黨的最佳人選?值得深入探討。

由於選情低迷,上月二十七日金溥聰為侯友宜操盤的消息證實後,藍營選民大都寄予厚望。連日來侯友宜的網路聲量,果然衝到第一;然而,正面與負面反應四比六的比例,顯示仍須持續努力;而七月以來的多家民調,更一致反映侯友宜仍居第三,差距也未縮小。可以想見,如此狀況若是持續下去,侯友宜將越打越辛苦。誰能下架民進黨?隨之變成外界最關注的焦點。

從民調看,穩居第二的柯文哲似乎機會最大。但這是侯、賴、柯三人參選的狀況;如果郭台銘參選,情況可能改觀;最新民調就顯示,如果郭台銘換掉侯友宜,支持度將會超過賴清德。這固然可能只是暫時現象,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論基層實力,沒有政黨奧援的郭台銘,自然不如國民黨做後盾的侯友宜。但從民調分析,侯友宜只獲得黨內六成的支持;同時,在「知識藍」與「經濟藍」方面,郭台銘遠勝侯友宜,而且近期郭台銘在地方派系的經營上頗有斬獲,實力未必弱於基層組織薄弱的柯文哲。

論創造議題能力,郭台銘不如柯文哲;但就治理能力來講,郭台銘卻優於柯文哲,柯在八年台北市長任內,施政滿意度一直是六都最差,最後三年更在全台二十二縣市敬陪末座。論振興經濟的能力,郭台銘更是一枝獨秀。如果他能將鴻海經驗用到國家,可望為台灣經濟創造新氣象。

更重要的,郭台銘出身外省、警察家庭,沒有國民黨的包袱,卻有許多藍營選民的青睞;他不是民眾黨,卻與民眾黨關係密切。與侯友宜相較,他能獲得更多民眾黨支持者的擁護;與柯文哲相較,他也能獲得更多國民黨支持者的支持。換言之,他是三人當中最能促成「藍白合」,團結非綠陣營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說郭台銘是下架民進黨的最佳人選,也並非說不過去。

問題是,郭台銘在侯友宜獲得徵召後,曾經表示會全力支持侯友宜當選。如果現在參選,必然會遭到外界嚴厲抨擊,指責他沒有誠信。尤其是,如果他執意參選,侯友宜又不退,以致形成「四腳督」,那麼賴清德就從中得利,而郭台銘也恐將被罵為「保送民進黨繼續執政」的罪人,這當然是他始終舉棋不定的最大原因。

可以預見,除非郭台銘評估自己有相當勝算,而且參選有足夠的合理性與正當性,否則他不會貿然決定。這也就是說,要是侯友宜的選情始終沒有起色,郭台銘參選的機率就會提高;相反地,如果侯友宜民調回升到第二位,郭台銘參選的機率就會減少。

理論上,郭台銘參選總統可能的三種方式,分別為:

—等待侯友宜失守「洪秀柱防線」,民調支持度掉到百分之十五以下,以致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群起反彈,要求黨中央換人。

—與柯文哲搭檔,代表民眾黨參選。

—以連署方式獲得二十八萬多人的連署,登記為總統候選人。

不管哪一種方式,郭台銘都必須冷靜思考,如果他的參選不能造成「藍白合」,反而導致藍營分裂,那就不只會親痛仇快,而且使大多數期待「下架民進黨」的民眾徹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