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電價漲個不停,後座力也越來越強!
電價審議委員會於九月三十日決定電價調整方案,雖然此次未再調漲民生電價,但十月十六日起產業電價將再調漲百分之十四,扣除衰退產業凍漲及減半漲幅後,平均漲幅為百分之十二點五。近年台灣電價漲個不停,主因在於最近八年多民進黨執政之後的錯誤能源政策,但民進黨卻始終不願調整。而在此次產業電價再度大漲之後,對於經濟、民生所產生的後座力也越來越強。
今年四月台灣電價已漲過一波,當時是產業、民生全面性調漲,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一;其中民生電價漲幅介於百分之三到十,經濟部評估用電度數低於七百度、約占百分之九十三的用戶每月增額不到二十元。但根據台電公布的資料,今年四至七月住宅用戶平均電費,比去年同期多出七十一至一百四十六元,增幅約百分之十三點一至二十五點六,這與經濟部的估算相去甚遠。
至於小商店部分,今年四至七月平均電費比去年同期多出五百零九至一千一百九十七元,增幅約百分之十三點六至百分之二十六點三,這對小商店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增幅。就數據來看,當時經濟部低估了電價上漲的後座力。
十月中旬起電費再漲,雖不包含住宅和小商店,但工業電價上漲仍會產生若干層面的後座力,何況其漲幅也達兩位數;而且此一後座力不僅影響產業界,民生消費同樣可能必須一起承擔。
首先,根據經濟部估算,此次電價調漲僅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造成間接影響,到年底僅約百分之零點零三;但值得注意的是,產業電價連續三年四度調漲,累計漲幅已約達百分之六十六,對產業界來說,生產成本就像「俄羅斯方塊」一般地越墊越高。而且,電價上漲是否「到此為止」?恐怕在許多產業界人士的心頭仍然存在這個疑問,造成無形的經營壓力。
其次,產業界人士當然也不是「人形立牌」,面對越墊越高的生產成本,儘管可能自行吸收,但累積到一定程度恐將部分墊高的生產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承擔,避免本身利潤受到更大侵蝕、甚至賠本經營。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就指出,國旅本來就市場疲軟,電價再度兩位數調漲恐將掀起一波小型旅宿業者倒閉潮。進一步而言,台灣企業當中約百分之九十九屬於中小企業,承受經營成本上升的能力較為薄弱,面對電價連環漲,為了存活下去將會越撐越辛苦!
其三,今年四月調漲電價,估計導致CPI年增率上升零點二三七個百分點,此次調漲對全年CPI年增率間接影響零點一五一個百分點;換言之,今年光是漲電價就一再推升CPI年增率;尤其是今年一至八月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三四,還沒擺脫通膨陰霾,而且接下來還有央行收縮銀根、軍公教調薪等可能影響CPI年增率的因素,民眾可能續抱物價走高的預期心理。
其四,此次調整電價並非縝密的決策過程,例如醫療界抗議「救命的比不上賣菸的」之後,政策就急轉彎為原本醫院調升百分之十四改為凍漲,原本菸草製造業減半調漲改為調漲百分之十四;這是本來就可以避免的爭議,但顯然經濟部思慮未周。而凍漲或減半調漲的標準,是用電或產值衰退,但工總和工商協進會都喊不公,經濟部是否能多了解產業界的意見再作通盤檢討?
別忘了,政府已挹注台電三千億元,現在又爭取兩千億元,也都由全民承擔,代價不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