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非核家園」或「有核家園」人民決定

核能災變的或然率低,但災情嚴重,人人都有免于恐懼的自由,能源不足應該全民承擔,不能丟給核電廠附近的居民。

近日停電案件頻傳,導致台電遭各界嚴厲批評,在野人士更不忘見縫插針,引起台電反彈,發新聞稿表示,公司一直努力調度維持供電,但也不該把台電作為政治攻防工具,這對每一場天災都在前線的台電人並不公平。總經理王耀庭還因此請辭,經濟部全力慰留。

對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該請辭的是死抱「非核家園」神主牌的經濟部長王美花。王美花已確定五二○即將卸任,現在請辭毫無意義。但王鴻薇明知現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二○一五年曾附和當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二○二五非核家園」主張,及「省下一座核電廠」計畫。還強調「二○二五年一定要走向非核家園,絕對不是口號,要具體實做」。王鴻薇難道是想借力使力,要求死抱「非核家園」神主牌的國民黨主席快點辭職。

核四議題困擾台灣將近四十年,二○一一年的日本九一一大地震海嘯重創福島核電廠,一夕間反核四聲浪高漲,幾乎成為台灣全民共識。二○二一年公投,「重啟核四」以四百二十六萬張不同意票被否決,但核能爭辯仍沒有畫下句點。在野黨論定民進黨再生能源進展不順利,至今能源配比,仍有近半是燃煤,恐無法追上為應變氣候變遷的國際淨零共識;工商業界,也對「非核家園」有所質疑,既擔心停電,又怕沒有綠電,影響經濟發展。面對這份焦慮,藍白兩黨認為解方只有使用核電。因此,侯友宜主張核電廠延役,甚至不排除核四重啟。

現實是,核一、核二已除役,核四廠於二○一五年封存,且二○二一年全國公民投票決定不能重啟。如果沒有意外,蔡英文總統「二○二五非核家園」的政見將會實現,台灣將迎來第一個沒有核電的夏天,但政府保證的「沒有缺電」卻令人高度懷疑。

目前提供全台灣核電來源的是運轉中的核三廠,隨著一號機組與二號機組即將在二○二四年、二○二五年屆滿,進入除役程序。以實況來說,只有核三廠還有延役的空間,除非政治介入,否則明年台灣土地上將不會有任何一座核電機組運轉。 政治終究還是得面對現實,如果「二○二五非核家園」,屆時真的做不到,台灣是否又恢復核電,絕對是賴政府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二○ 一八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曾說,「如果要以空污作為標準,最好的能源就是核電」。引發各界熱議。

二○二三年五月,時任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的賴清德到台大參加活動,有學生提問「如果兩岸緊張,天然氣無法進口,要如何因應能源問題」。賴回答,核三廠在二○二五年就要到達運轉年限,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單位已經在規畫,怎麼樣把已經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能緊急使用。賴清德固然是以「極端」外部狀態所導致的國安風險情境,做為背景思考。但此番回答,至今耐人尋味。跡象顯示,務實的賴清德,似乎不是一成不變的老狗。

回到正題,能源配比要依循國家能源政策的規畫,仔細評估,除了強調核安之外,凝聚社會共識,取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更加重要。民主國家人人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堅持核電者,應先問問核電廠及核廢料儲存地附近的居民是否同意,自己是否先搬到核電廠或核廢料儲存附近定居後,再來決定別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