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非洲豬瘟殺到家門口 全民一起共同防堵

近日越南豬肉製品走私事件頻頻發生,讓國內再度陷入非洲豬瘟危機。八月二十二日首度查獲越南走私的豬肉製品中竟驗出非洲豬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表示「病毒已經殺到家門口」現在開始到中秋節前提升最高防疫,目標是守好六千四百場養豬場。他並強調,違法使用廚餘養豬依《飼料管理法》處三萬元至三百萬元罰鍰,農委會並提供最高一百二十萬元的檢舉獎金。

非洲豬瘟病毒於二十世紀初於肯亞首次被發現,疫情本來只限於非洲,但二零零七年該病毒傳播到喬治亞共和國,後來蔓延至俄羅斯,二零一八年散播至中國大陸。

該病毒以接觸傳染為主,可經由廚餘、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所有品種與年齡的豬均可能感染,建議民眾在非洲豬瘟肆虐期間,應在市場購買豬肉時,選購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隻,才能夠實用安全無虞。

非洲豬瘟並不會感染人類,因此,民眾吃入含有病毒的食物,不會進入體內繁殖,在胃酸及消化道酵素作用下,非洲豬瘟病毒絕大多數會被殺死,很難在糞便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從中國大陸爆發豬瘟後,台灣時有發生病死豬漂流至金門等地,但目前國內尚未爆發豬瘟疫情,民眾應共同把關,多留意進入豬肉相關產品,像是此次爆發的越南豬肉走私事件,若丟棄至廚餘讓台灣豬隻吃到,就有可能透過廚餘將病毒傳入台灣。

為了防堵非洲豬瘟,建議民眾不要前往國外畜牧場參觀,如有,入關時請主動洽詢動植物檢疫櫃檯,檢疫人員會協助進行鞋底消毒及防疫宣導。出國勿攜帶任何肉類製品回台,如果前往疫區或接觸疫區畜禽動物,回台後務必清潔沐浴更衣。

若是在中國大陸或台灣的購物網站買東西,收到不明來源的肉製品贈品,民眾可於上班時間送至防檢局各分局及檢疫站,該局同仁會收集包裝妥當後統一銷燬處理,以免不慎進入廚餘鏈,增加疫病傳播風險。

雖然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民眾在食用上也未必能安心無虞,非洲豬瘟除了造成豬隻大量死亡,更多影響的是經濟層面,從豬肉價格至外銷市場無一倖免,屆時與豬肉相關的食品恐怕有錢都不到,網路鄉民甚至對此喊出「守護台灣肉燥飯!」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