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預算編製要兼顧當下需求與永續發展

工商時報【主筆室】 配合9月立法院即將進入以審議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為主的新會期,行政院長林全17日拍板107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連同國營事業等相關預算書,將於本月底前送達立法院備審。 負責統籌編製總預算案的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在院會定案後的記者會中,特別強調新年度預算案有10大重點,包括擴大公共建設、提升科技研發能量,加速5加2產業轉型、新南向政策、教育與人才培育、推動長照2.0、強化食安管理等,以落實蔡總統的政策宣示。 而從具體數據來看,公建支出併同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明年度總額將達3,791億元、創下101年以來新高。另外如5加2計畫將投入634億,長照2.0增至368億,包含國防科技經費在內的各領域科技研發支出更高達1,480億元。 堪稱難能可貴的是,儘管新年度預算的10大特色重點、經費支出均較上年度有顯著增加,但編列在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的1兆9,850億元歲出,卻只較106年度的歲出微幅成長0.6%。更難能可貴的是,新年度的歲入估列1兆8,904億元,則較前年度增長了2.7%。因而不論是歲入、歲出的短差、與舉債金額,也都較106年度有相當幅度的縮減。難怪朱主計長會特別強調,整體而言107年度的預算編列乃屬穩健擴張型。 儘管新年度的總預算編列,貫徹了林揆所特別在意的,要兼顧財政紀律,以免政府債台高築,甚至陷入財政惡化的漩渦中難以自拔。 不過,如果進一步檢視,我們覺得從新年度各項歲出、歲入的變化、消長中,還是可以歸納出一些值得正視,並進一步予以改正之處: 首先,就歲入部分來看。107年度預估稅課收入將占總歲入的82%,不只對政府財政貢獻最大,占比更是歷年最高。這種現象一方面值得肯定,但另方面其他名目的歲入為何減少,毋寧更值得正視,並研議匡補對策。 譬如就稅課收入成長5.5%來做進一步檢析,其中以包括營所稅與綜所稅在內的所得稅收對稅課收入貢獻最大,兩者合計共計成長1,057億元,占整體稅入的48.9%。但相對的,證交稅的收入則減列154億元,負成長達15.8%,與股價站上萬點以上的表現背道而馳。而何以致此?財政部官員認為與當沖降稅上路有關。由於當沖比重目前已占台股3成,乃使財政部對證交稅不敢編正成長。我們認為財政部官員固然只能務實的編列明年度證交稅為負成長,但其實更應進一步檢討當初貿然實施股市交易當沖制度的利弊得失,以及認真評估當沖導致稅損的策略到底回不回得去? 除了不同稅目歲入消長的檢討與對策研議之外,在各公營事業的盈餘收入方面,預計可達1,975億元。其中的重點,還不在於央行一枝獨秀將貢獻1,800億元盈餘給國庫;而是在15個國營事業中,竟然有包括中油、台電、台水、台鐵等9個單位一毛未繳。檢視多數國營事業不只沒有盈餘繳庫,甚至還債台高築,我們覺得其中關涉到的,除了因為油、電、水價等長期被壓低以致營運虧損之外,2000年民進黨首度執政時一度高唱入雲的公營事業民營化,在2016年二度執政後竟然就不再聞問。但無論如何,如任令各公營事業以政策因素長期虧損,終非長久之計,誠不知高舉改革大旗的英全政府,對此有何妙計解方? 另外就歲出方面來看,新年度社福支出以4,902億元繼續蟬連冠軍,在整體歲出中占比更高達將近四分之一的24.7%,從歷年數據與趨勢來看,往後社福支出金額和占比看來更會持續走高,尤其面臨失速老化以及產業快速轉型、AI運用日新月異,所將帶來就業市場的劇變,預計都會使長照支出和失業救濟等廣義的社福支出逐步攀升。 長此以往,拖垮政府財政,惡化成債留子孫,恐將成為無所逃避的夢魘。顯然財主部門不能短視的以明年政府收支短絀較今年減少而沾沾自喜。林揆更應責成各社福部門,一方面要嚴格把關避免支出浮濫;另方面則應研議讓龐大的社福支出,不是有去無回的貼補,而是能夠產生加值循環效應的另類發動機。 綜而觀之,新年度的國家預算,稱得上是瑕不掩瑜,但政府施政不能只重瑜而刻意掩蓋瑕。小瑕不面對,終將成大患。反之,能及時處理小瑕疵,也才是檢驗政府施政能耐,以及落實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