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2015年:台灣的機會之窗

工商時報【本報訊】 台灣經濟在2014年可說是度過了一個沉悶、毫無新意的一年。全年除了期待蘋果iPhone 6出貨熱潮,以及上半年煙火般的生技產業狂熱之外,經濟、金融改革成績乏善可陳;連環爆炸的食安風暴打垮美食王國的招牌;年初的太陽花學運與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更弱化了馬英九總統的統治權力,打亂了服貿協議簽定的步伐。而做為台灣經濟櫥窗的台股成交量疲弱不振,更暴露了台灣經濟動能有氣無力的病灶。 不過,在一片悶經濟的嘆息聲中,我們的確也看到2015年台灣出現否極泰來的機會。馬總統統治權威弱化,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朱立倫扛下改革重任,他強調「回到創黨精神」,爭取年輕人進入國民黨,堅持經濟成長的果實必須全民共享,而不是集中在少數資本家與特權分子手中;朱立倫甚至喊出「今後不要再看到任何拒馬,不要看到阻礙人民走進國民黨的阻礙」。醞釀中的內閣制修憲,則考驗朱立倫是否能夠提出說服全民的論述,帶領國民黨與台灣走向另一個新時代。 不只是國民黨內的改革聲浪崛起,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獲得大勝之後,黨主席蔡英文也展現強勢領導的決心;縣市議會議長投票是否亮票,雖然是具有爭議性的行為,蔡英文扛起決策責任,鞏固黨內的紀律。另外,柯文哲進入台北市政府,快速拆除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等,固然只是行政層面的決策,卻也讓人民看到一個願意負責、強勢領導的政府首長,能夠帶給社會新的活力與思維模式。 朱立倫、蔡英文、柯文哲展現強勢領導的企圖心,並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放眼全球,2014年國際政治舞台不斷出現戲劇化的事件,不論是政治改革、經濟刺激或是軍事較勁,我們都看到大國的政治領袖們,以過去罕見的強勢領導,在大國梭哈的生死牌局中爭奪上手發牌的主導權。「強勢領導」明顯已是主流,成為國家運勢強弱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大國政治領袖在2014年紛紛發動驚心動魄的政治與經濟改革,首推海峽對岸的習近平主席,強勢且不停歇的打擊貪腐運動,讓全世界深刻體會到整飭官箴的決心;而下半年經濟改革的轉向,速度快、規模驚人,從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突然寬鬆,釋放巨額資金進入股票市場,促成上證指數從2,200點的盤整區大漲5成至3,200點,以及各地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開放、外資銀行准入門檻的下降,都看到習近平與他的領導班子以超乎外界想像的企圖心,全力拉抬中國經濟的繼續發展。 此外,日本安倍晉三首相的改革,同樣讓所有觀察家驚呼連連。他在前不久發動奇襲,解散國會並且於1個月內完成改選,確認他的政府任期延長至2018年,也完成對安倍經濟政策改革、乃至於消費稅提高至10%政策的公民投票。安倍的經濟改革雖然從總體經濟數據上看來績效並不突出,但實際上日本就業人數、消費市況乃至都會地區的房地產價格,都已經出現顯著的上揚。他從2012年底接任至今的改革,驚心動魄的力度絕對在北京政府之上。獲得人民再次投票支持的安倍,如果能夠做到2018年,將是日本40年來任期最長的首相。 不只在亞洲,即使是遭受油價下跌重擊的俄羅斯,總統普丁面臨歐美經濟制裁的壓力,仍然毫不退卻地尋求突圍。以過去1年烏克蘭危機的腥風血雨,絕大多數的政府可能早就已經棄械投降,但是普丁仍然以過人的意志,在負債龐大的俄羅斯企業、稅收驟減的國庫,以及歐美制裁的高牆之間,尋找突圍的缺口。普丁一方面堅持不對盧布進行外匯管制,另一方面則限制俄羅斯企業出售外匯,所需的外匯則由俄羅斯中央銀行統一調度,可能再為俄羅斯經濟爭取到數個月的調整空間。這些開創性的做法,再度展現普丁北極熊般毫不妥協的堅毅韌性。 2015年將不會是平靜的一年。美國、台灣以及許多國家都將進入大選期,政治上的動盪可以預見;美國QE退場,日本、歐洲與中國卻放任貨幣浮濫,勢必在全球金融市場造出更大的波浪;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衝突,仍然在累積更大的衝突能量之中。這些都是大國領袖為何突然擁抱強勢決策,以進攻來取得先機的重要考量。在震盪的局勢中,防守者容易遭到突來的大浪淹沒,只有能夠快速反應的攻擊者,才能制敵機先。 有意角逐2016年總統大位的領導人以及黨政高層必須體認到,在變動劇烈的全球經濟、金融與政治角力之間,台灣這樣的小型經濟體,並不存在以靜制動的本錢。唯有堅持強勢領導,動員所有的力量預先掌握國內外情勢的微妙變化,進而超前布局爭取戰果,政治人物與政黨才不會被大浪淹沒。2015年,台灣面臨嚴峻挑戰,也是我們千載難逢的機會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