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失色 陸影視併購退燒

工商時報【李書良╱綜合報導】 隨著今年下半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增速放緩,近年A股上市公司以天價併購影視公司的熱情迅速降溫,多家公司先後宣佈終止或撤回併購影視項目。這也讓多名影視明星想藉由入股併購,成為上市公司股東的夢想破滅。 京華時報昨(8)日報導,經歷了2015年票房快速增長後,今年大陸電影票房增速放緩。藝恩智庫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今年大陸電影票房報收約38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僅有5.14%的增幅。 此外,今年除了十一長假檔期出現10年來的首次下降、年減14.57%之外,中秋、暑期檔均表現不佳。 相較此前,在票房快速增長、投資熱錢湧入的大背景下,影視類資產炙手可熱,影視公司併購項目估值可能過高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如今,隨著大陸電影票房增速放緩,上市公司的併購熱情正在消退。 今年以來,就有多起上市公司主動撤回併購重組的案例,不但讓不少影視明星成為上市公司股東的夢想中斷,部分先前已成為股東的明星,還因為護航自家公司股票被套牢。 譬如,共達電聲今年9月宣佈撤回收購春天融和及樂華文化的重組方案。該公司原擬以每股13.01元的價格向9名特定對象增發股份,募集資金32.73億元,用於購買春天融和與樂華文化100%股權。 當時,黃渤、劉和平等知名演藝界人士均為春天融和的股東,黃渤持股賬面價值高達約1.79億元,劉和平所獲對價為1,440萬元,樂華文化最大牌的明星韓庚持股賬面價值為5,700萬元。 報導稱,陸上市公司這樣做有兩原因:一方面大陸官方對「明星入股」在政策上收緊;另一方面是公司撤回並修改重組方案後擇機再上,加大審核過關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