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現場直擊 一袋袋汙染物 阻斷回家的路

位在福島第一核電廠方圓20公里警戒區內的南相馬市小高區,許多遭輻射汙染的土壤被堆置在黑色袋子裡,除汙工作至今只完成7成。(潘杏惠攝)

中國時報【蔡偉祺、楊毅、潘杏惠╱日本福島報導】 東日本大地震在福島縣引發嚴重核災,5年後雖然不少受輻射塵影響的禁區已陸續開放,但無論是除汙後或仍在除汙中的地區,一袋一袋裝著汙染廢物無處可去,成為居民揮之不去的夢魘。 去年9月解除核災避難令的楢葉町廣報室長豬狩祐介表示,當然不想每天與核廢料為伍,但目前政府仍找不到最終的放置場所,這也是沒有辦法,只能無奈說,「希望能有解決的一天!」 日本交流協會昨天安排台灣媒體前往福島縣的核災區參訪,包括福島第一核電廠方圓20公里內的受災區,從北往南一路行經南相馬市、富岡町和楢葉町,其中南相馬市的小高區預定今年4月解禁,已有少數民眾居住,仍處在禁區的富岡町,僅在白天開放,要等到明年才有部分地區能恢復居住,町內公務員也只能在外地的郡山市辦公。 楢葉町在核災發生前擁有8000多人居住,半年前開放時被視為災區重建模範,但至今僅有6%的居民返鄉定居,從事派報工作的 ??先生說,先前1天送報量約800份,但現在只剩下100份,「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且年輕人和孩童仍不多,町內的中小學預定明年春天啟用,豬狩說,有40名學生登記入學。另外,從町內制高點天神岬公園往下看,一大片堆滿的黑色太空包內,都是受到輻射汙染的廢棄物,也讓居民無法安心返家生活。 日本政府在福島災後5年仍強調「日本不能沒有核電」,對於飽受核災困擾的災民來說,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住在福島市的大塚女士說,能夠理解使用核電有其必要性,但是「即使再過多麼不方便的生活,我寧可選擇安全,找不到解決核安問題的方式前,貿然蓋核電廠是不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