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晉鼓山粽香兩岸」共迎端午

「福晉鼓山,粽香兩岸」在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舉辦。
「福晉鼓山,粽香兩岸」在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舉辦。

▲「福晉鼓山,粽香兩岸」在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舉辦。

由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黨委、政府主辦,鎮民政辦、鎮社工站、前橫社區、致福社工、長青養老等單位共同協辦的「福晉鼓山,粽香兩岸」迎端午活動七日在該鎮前橫社區熱鬧舉行。社區里的老年居民、黨員志願者和臺胞們圍攏在一起,談民俗、包粽子、做香囊,共迎端午佳節,大家暢聊端午文化,「粽」享相聚情誼。

福州民間稱端午節為「五月節」或「五日節」,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節日的氣氛逐漸濃厚,不少福州人都會唱一首歌謠:「一咚咚,二咚咚,初三初四扒龍船,初五江中很熱鬧,初六去看滿天雲。」鼓山鎮前橫社區居民的一首《扒龍船》拉開了鼓山鎮前橫社區「福晉鼓山,粽香兩岸」迎端午活動的序幕。

臺灣的端午節習俗同樣豐富多彩,臺胞李恩祈與當地居民們分享,他說臺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懸艾、佩香囊等。在臺灣,端午節當天正午時分,人們會嘗試將雞蛋豎立起來,認為這樣做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一年的好運。在臺灣過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取「午時水」據說在端午節中午時分取來的水具有神奇的功效,可以用於清潔房舍、沐浴、飲用等,以避除暑氣時疫。

端午節粽子是主角,現場備齊材料,大家親手製作。李恩祈、王廷維、謝曉非、龔鈺婷等臺灣社區營造師和福州理工學院臺師徐東海、簡春旺介紹了臺灣粽子的豐富種類和獨特口味,如肉粽、豆粽等。福州居民吳愛貞分享了福州粽子的特色,特別是白粽的原汁原味。過程中,大家將粽子擺出「家」字造型,串聯兩岸同胞情誼。

除包粽子外,端午節還有插艾葉、包香囊等傳統習俗。臺胞與社區居民、社工共同製作香囊,互贈美好祝願。長者食堂準備閩臺美食,讓臺胞感受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