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阿扁、老柯「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 傅崐萁:民進黨腐化成什麼樣子了

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批評民進黨違背國際民主浪潮。   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供
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批評民進黨違背國際民主浪潮。 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供

[Newtalk新聞] 立法院會就攸關國會改革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歷經長達3次日以繼夜的表決後,明天的立法院會就可能三讀立法,面對民進黨再次號召人民上街頭,國民黨團傅崐萁今(27日)召開記者會,秀出民進黨在31年前,由時任立委陳水扁、柯建銘、謝長廷等人在國會提出的《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呼籲總統賴清德以國家元首的高度,不要再鼓動人民上街頭。

傅崐萁表示,執政黨不斷用暴力和群眾運動,威嚇、恐嚇在野黨,但他們肩膀上所乘載的民意,他們必須堅持奮戰到底。賴清德當初以清廉自居,希望國家能夠改革,民進黨過去30年要求的憲政改革主張,不正是讓中華民國政治陽光透明?

就民進黨大老林濁水提到,「憲政改革逃不過國會改革一關,遲早要發生,否則都只能是半吊子,不幸它延遲了30多年 」。傅崐萁也質問,這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完成?是不是幫人得到權力以後,就會使人腐化,而讓民進黨與人民的距離非常遙遠?

傅崐萁指出,現在民進黨一直標榜要年輕人反對國會改革,但在社群平台「Dcard」上看到的大專院校對國會改革的投票,在中興大學支持有72%、不支持28%;在政治大學支持有88%、不支持12%;陽明交大學支持有82%、不支持18%;台灣大學支持有40%、不支持11%;東海大學支持有64%、不支持36%;虎尾科大學支持有90%、不支持10%,連賴清德政治發跡地的成功大學支持都有79%、不支持21%。

傅崐萁再指,連「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連民進黨認為爭議最大的不得藐視國會罪,在20歲到24歲族群都有80%支持。請問一下,國會改革五法為什麼在台灣不能落實?

傅崐萁說明,國會改革五法,第一、總統到國會做國情報告,讓人民知道總統要把台灣帶向何方,難道不可以嗎?第二、國會要有聽證、調查權,納稅人難道不能知道國家把錢用到哪裡去?難道要掩蓋貪污腐化?第三、不得藐視國會權,國會議員是代表人民來監督政府,人民沒有知的權利嗎?難道要放任官員不斷在國會說謊、偽證、不提供資料?第四、人事同意權,國家重要職務的人才,不好好在立法院做人事審閱聽證嗎?還是要用人唯親、近親繁殖?第五、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記名投票。

傅崐萁主張,陽光國會不是全世界民主浪潮的期待嗎?他們所推動的國會改革五法,有哪一樣不是全世界都在推動的民主政治? 讓人民有權、還權於民,這不是應該做的事情嗎?民進黨不斷說,推動國會改革後,會讓人民遭受國會私設刑堂、壓迫人民,這讓他們無限感嘆,民進黨這麼腐敗的邏輯思維,已經把台灣視為民進黨的禁臠,完全用洗腦來掩飾真相。

傅崐萁指出,相較於美國,在美國沒有正當理由而缺席國會聽證調查,處1個月以上、12個 月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萬美元以下罰金;在英國,在國會調查,無正當理由抵制、虛偽陳述,可監禁2年以下、併科罰金;在法國,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應訊或拒絕提供資訊,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罰金;在德國,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證言,處1萬以下歐元罰鍰;在日本,若在國會聽證作虛偽陳述,甚至處3個月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傅崐萁進一步指出,民進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在民國82年,民進黨全力推動憲政改革的過程中,當年的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沈富雄、蘇嘉全及柯建銘所提出的《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如果證人拒絕出席、拒絕證言,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有虛偽陳述更是7年以下有期徒刑。

傅崐萁質問,醒30年前民進黨憲改以及推動民主浪潮的精神在哪裡?民進黨得到權力以後不斷腐化,腐化到今天腐敗不堪、貪贓枉法,弊案連連卻動輒封存30年,人民難到沒有知的權利嗎?請民進黨政府還權於民,讓國會有能、人民有權,呼籲賴清德以國家元首的高度,切不可再鼓動人民上街頭。

傅崐萁最後說,他要請問柯建銘當時的初心在哪?為民主奮鬥30年的精神在哪?柯建銘今天已經成為反民主的罪人,而柯建銘後面的賴清德是不是柯最大的後盾,柯建銘才能這樣踐踏民意?請賴清德回頭是岸。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賴清德:我推崇雷根「實力帶來和平」 感謝美通過印太安全補充法案
諷青鳥行動「台北一日遊」 傅崐萁:包吃、包玩全由民進黨出錢

國民黨團秀出民國82年民進黨團提案的《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內容。   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供
國民黨團秀出民國82年民進黨團提案的《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內容。 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供

看更多相關新聞
柯建銘自稱「國會老兵」以國會改革歷史痛批藍白說謊
發起立委罷免將成下一場「公民運動」? 黃國昌回應了
卓榮泰:盼立院釋善意 群眾明日不集結
林淑芬右鉤拳激起家暴創傷 麥玉珍淚喊:不道歉就提告
「青鳥行動」學生聚街頭 教長鄭英耀:青年參與公民行動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