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退場》少子化大海嘯來襲沖出高教困境 學者轟:教育部最後變成送行者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4日舉行「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問題」座談會。(圖片來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少子化浪潮來襲,讓不少學校辦學都走入困境,教育部正積極處理私校退場,目前已公布7所大專院校被列為專案輔導名單,私立高中職的私校退場審議會持續進行中,高雄旗美商工與嘉義同濟高中是首波被公布的學校。

然而,私校退場對社會產生的衝擊,不會因為幾所高中職、大專校院停辦而結束,加上少子化趨勢越來越加劇,已有學者推估今年新生兒出生人數將跌破14萬,未來恐增大量退場校數,學生及教職員工的權益保障亟需關注。

少子化是大海嘯,讓沒穿褲子的學校暴露出來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4日舉行「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問題」座談會,由前立委、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擔任主持人。

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首先表示,高教的問題不是只有少子化的問題,少子化只不過是大海嘯,讓沒穿褲子的學校把它暴露出來,而私校會走入困境,還有經營的制度、法令、政策上的問題。

他舉例,公私學校不公平競爭的狀態,私立學校的學費是公校的兩倍,但政府對公私校的投入又相差許多。

尤榮輝點出,學費長期被教育部凍漲,也是私校走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因為私立大學的收入高度仰賴學費,在少子化後財務勢必惡化,「所以目前的狀態是大部分的學校都在吃老本,就是誰的口袋深就活得比較久,口袋淺的就退場。」

尤榮輝認為,教育部應該去檢視《私校法》、《大學法》是不是太過於老舊、保守以至於不能因應少子化的變局,比如私校弊端叢生很大的問題出在,學校的內控機制根本沒發揮作用,教育部的外部監督又力有未逮,再者,私校的資訊也不夠公開導致藏汙納垢。

尤榮輝表示,教育部雖積極在做私校退場,卻沒有積極的政策再扶優,現在已經是哀鴻遍野,政府需要有宏觀的角度去處理高教議題。(圖片來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特聘教授何思慎則認為,雖然教育的問題不是只有少子化,但是擺在現實上面最困難的還是沒有生源,台灣要招攬全世界優秀的學生,但以日本為例,他們外籍生的最大生源仍就是陸生,而我們也不必拒絕陸生。

高教到底該走向公共化還是市場化?

何思慎表示,教育到底要公共化還是市場化教育部應該講清楚,不要變得四不像,不敢市場化,但也不公共化,因為公共化政府要把很多錢投入在教育的領域。所以把學校五花大綁,在法規、學費上加以限制,讓大學端、高中端發展越來越扭曲、畸形,導致老師疲於奔命,年輕的助理教授要研究、教學、拚升等外,還要去募款、招生,整個教育的環境是嚴重惡化。

陳學聖也附和此說法,他懷疑教育部是否想讓高教比照幼教體系,讓不少私校倒只剩下幾個私立學校,讓這些私立學校明星化,然後再開始鬆綁對它們的限制?公立學校則盡量公共化,學費便宜在選票上面比較不會有損失。

陳學聖也說,「教育部的心態讓我百思莫解」,教育部永遠好像它是長官、監督者,只有教育部講的話、方向照做才能活下來,沒有擔任陪同者、協行者的感覺。

何思慎認為,面對退場潮來襲,教育部應該要擺出政策,而不能夠事情到了再說,教育部最後變成送行者而已。(圖片來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尤榮輝認為,由於政府沒有拿定方向要走公共化還是市場化的路線,造成整個國家的資源稀釋到140幾所大專校院,每個院校都只能清寒辦學,所以建議國家應盡快辦理高教國是會議或高教藍圖發展會議,在經過這波清洗後,到底國家資源該怎麼分配,走像德國的全部公立學校,還是美國、英國的資本主義,或是如何並存,都要一個宏觀的政策思考。

退場條例不是萬靈丹,陳學聖:私校退場勞動部要適時介入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高孟琳強調,不是退場條例上路之後就是萬靈丹,在還沒上路之前,很多私校的老師學術研究費、年終獎金通通被縮減,勞動部應該適時介入,不能放任私校為了維持經營就不斷扣減待遇。

陳學聖則認為,私校退場屬於「大量解僱」,勞動部應適時介入,並與教育部合作做好教職員轉職的工作。尤其他指出,教育部雖設有「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台」但效果極差無比,預算也逐年減少。

前台大副校長、台大名譽教授包宗和直言,政府應負起責任,提出高教整體發展的藍圖,不應一開始先放任學校升格改制,導致高教校數過多,最後又要學校自生自滅,他主張教育部應「先輔後退」針對辦學有困難的學校給予輔導,發展出該校特色,全力發展特色科系。

教育部不應該只是送行者的角色,應盡快動起來

最後,何思慎說,教育部的政策由上而下,但沒有由下而上的管道,讓教育部所制定的政策能夠符合教育現場的需要,導致「教育部最後變成送行者而已」。

此外,停辦之後,校產怎麼辦?何思慎表示,他聽聞有國立大學想利用退場私校的房舍也遇到法令上的問題,但法律不應該只有除弊,還需要興利。

尤榮輝則認為,私校退場的資源不是只有充公,只能捐給政府或公立大學,為何不能挹注私立大學辦學,讓他們辦得更好。

關於學校的主體「學生」,尤榮輝也提醒,目前教育部雖然有安置措施,但學生一經轉學就是換了一個環境,這問題需要繼續追蹤,以永達技術學院與亞太創意技術學院來看,事實上學生有讀到畢業的不到一半。

他強調,目前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包括學費機制調整、私校可不可以比照公校社會的捐助可以百分之百抵稅、公私校是否同步減招、是否發給私校學生教育券平衡公私校不公平競爭的狀態。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過去「人求事」現在「事求人」 兩個原因百萬缺工潮將會成長期現象
星宇航空旅展處女秀 成唯一有頭等艙台籍航空
去中國化?富士康之後 和碩也在印度組裝蘋果新款手機iPhone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