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大三元 復甦有影

工商時報【彭?琳╱台北報導】 科技部長陳良基昨(27)日宣布好消息,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和品牌手機拉貨需求,去年3大科學園區的營業額、出口額、僱用人員數,3大指標均突破歷史新高。陳良基對今年園區發展前景很有信心,可望靠著精密機械等產業提高營業額,再創歷史紀錄。 ■去年營業額共2兆4,615億 陳良基指出,去年全球經濟穩步復甦,同時品牌手機拉貨強勁,加上半導體需求熱絡,帶動產能擴充和企業投資先進製程,讓竹科、中科、南科等3大科學園區全年營業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兆4,615億元,較2016年成長3.58%。 ■出口大增至1兆7,250億 同時,3大園區總出口額也創下歷年新高,達到1兆7,250億元,較前一年成長14.22%。總員工人數達到27萬2,294人,同步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其中,竹科仍穩居科學園區龍頭地位,營業額為10,188.82億元,小幅下降1.98%;中科為5,638.26億元,成長11.13%;南科8,787.59億元,成長5.93%。 ■陳良基看好今年又新高 陳良基有信心地表示,今年科學園區仍然有成長空間,特別是在精密機械產業上將會有大幅成長,營業額很有機會再創新高,同時園區就業人數也可望有所成長,特別是去年有台積電、華邦電等幾個大的投資案,南科還可以增加數千個就業機會。 ■精密機械的成長率最高 在科學園區的6大產業中,積體電路仍然是貢獻營業額最主要來源,去年營業額達到1兆6,269.3億元,成長率為3.45%。而精密機械的成長率最高,為14.74%,營業額為1,122.5億元。 科技部指出,智慧型手機在全球熱銷,加上個人電腦、通訊等產品處理晶片的需求熱絡,高速運算將取代智慧型手機,成為積體電路產業最大成長動能。在半導體高階精密設備接單暢旺,以及自動化設備需求的刺激,帶動精密機械發展。 陳良基表示,AI人工智慧世代是台灣產業發展的機會,台灣積極搶硬體業務,未來也將在營收等數字上展現成績。另外,科技部本周將提報《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到行政院會,將把「工業」兩字去除,積極納入新創產業,讓科學園區發展更具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