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太嚴苛嗎?

科學焦點

科學家太嚴苛嗎?
科學家太嚴苛嗎?

2021-03-01 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相互批判是學術研究的一環,但沒必要刻薄。

當前這場疫情意外讓許多科學家變得通融。期刊編輯給的期限較寬鬆,資助機構幾乎無條件准許計畫展延,大學也給博士生較充裕的時間取得學位。許多學者在家工作,無須每件事親自出面,壓力少了,生產力不減。去年4月《自然》的一篇文章裡,英國蘭卡斯特大學高等教育中心資深講師德利克(Gemma Derrick)質疑,善待他人的行為能否長久下去?她的學術研究重點在於「透過改變同儕審查這個學術界最嚴苛的環節之一,建立更體貼、更和善、更包容的研究文化。」她還提議「憑藉這場疫情,在學術研究中種下寬容的種子。」


在我的經驗裡,大多數時候,科學家多半和藹可親又寬宏大量。但不可諱言,科學界競爭激烈,成功的壓力之大,在「偉大科學家」的光環之下,無禮、貶損、歧視甚至不法行為都可獲得原諒。我們太常把「工作上不得已」當成藉口,而忽視基本待人之道與同理心。


善良往往不如成功受重視。我還是助理教授時,認識的一位科學家告訴我,她獲得終身職後,必須「重新學習當個好人。」值得稱道的是,她當年不遺餘力指導女性晚輩,包括我在內。若要培育人才,最好時時刻刻善待並尊重學生與同事,特別是科學領域中的少數族群,他們可能對自身定位有不確定感。但學術研究的現實情況也取決於科學家如何評論工作坊與研討會中的科學主張,以及如何審查補助計畫或學術論文。但情況其實相當微妙,因為科學家怎知科學主張是否正確?怎知一群人採用的方法是否合理又嚴謹?又怎知一套模式背後的概念是否貼切反映現實?


這些問題的答案重度仰賴同儕審查的過程,更精確地說,是同儕審查中檢驗科學主張時的批判過程。有時發生於科學家坐在會議桌前審查補助計畫或學術論文等正規活動,也出現於科學家在學術會議、專題研討會或工作坊討論公開或未公開的研究內容等非正規活動。科學家透過這些活動,仔細推敲彼此的證據與論述,把站不住腳的部份剔除。


我們可以把同儕審查想成是一種篩選工具,不實或錯誤的主張雖非全數揪出,但也八九不離十......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1年第229期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