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謎:該如何面對孤獨?用對方法,也許你沒有想像中寂寞

孤單的感受每個人都有,就看你如何面對這種孤獨和惆悵。

曾幾何時,每個人勢必都有感到孤單的時刻,也許是想要另一半的陪伴、朋友的相聚、家庭的溫暖,但也有時卻連夫妻明明互相在身邊,也有貌合神離的無奈──孤單的感受在不同人心中都有獨到的體會和意境,有時這讓人無助,且對生活茫然又迷惘。

但在大部分的孤獨感受裡,老年往往是體悟最強烈的時刻,他們可能必須面臨喪偶的心碎、兒女紛飛的惆悵,徒留一人面對寂寥的心情,在沒有人可以溝通、陪伴的狀況下,自然會愈加沉默。

心理學家瑪格麗特曼寧(Margaret Manning)就說,「獨處」和「感到孤獨」是有所區別的──獨處是我們所有人生活中所會經歷的事情,有時是自願的選擇、有時是無法控制的狀況;而孤獨感是種被孤立和分離的感覺,當人們缺乏渴望的社會聯繫時,那就是一種痛苦。

「而想克服孤獨感,首先要從根本上接受自己,並擁有不依賴任何人的自我認同。」

年輕人有時候往往比老年人還孤單

年輕人有時候往往比老年人還孤單
年輕人有時候往往比老年人還孤單

醫療保健公司信諾(Cigna)就發表了一份孤獨感調查,研究發現,老年人、歷經分手、離婚,或親人去世的人,他們心底的孤獨並不少見,但令人驚訝的是,隨著社群媒體的發達,Z世代(Generation Z)的年輕人,實際上比任何年齡層都感到孤獨。

專家表示,孤獨往往是由不同的因素所造成的,長遠來看,他會影響人們的情緒和健康,如果在面對孤獨時,你不知道該怎麼做,也許可以依循以下的方法。

1、承認自己的孤獨感

承認自己的孤獨感
承認自己的孤獨感

專家表示,很多時候,克服孤獨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它對生活的影響,與其一味逃避、閃躲、不願面對,倒不如嘗試與心理醫師或治療師溝通,透過專業的意見,也許可以幫助解決導致孤獨的因素。

畢竟在許多時刻,很多孤獨的人其實是不斷隱藏自己,包含在職場時笑臉迎人、面對群體時顯得非常合群,但外人卻不知道心裡的壓力有多大。如果可以,應該讓熟悉的家人或朋友了解你的孤獨感,讓對方知道你與孤單在做鬥爭,也許他們知道該用什麼方式幫你度過難關。

2、適度脫離社群媒體

適度脫離社群媒體
適度脫離社群媒體

專家強調,網路世界可能是一把雙面刃,尤其是在孤獨感作祟的時候,任何可能看似平凡無奇的貼文,都對你有如椎心般刺痛。

如果願意嘗試,在感到最孤單無助的時候,線上交友網站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它能幫助你和各種人聊天、互動,這有助於化解孤單感受。

但社群媒體就不一樣了,一開始社群媒體的出現,其實是提供一個更方便、更容易溝通的管道,和朋友之間的默契也會變得更熱絡,但對某些人來說,社群媒體其實是招致更大的孤獨感,特別是在看到朋友開心、愉悅享受生活的照片,那種羨慕的感覺會更加難受。

也許在社群上,你有上百位好友,但現實上往往熟絡的就僅有那幾個,專家強調,社群媒體會讓人感到孤獨、不足且自卑,甚至覺得自己被特定的族群冷落,若有這樣的擔憂,避開使用社群媒體是個很好的選擇。

3、做義工可以減少孤獨感

做義工可以減少孤獨感
做義工可以減少孤獨感

在社會上,義工的工作機會很多,專家強調,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可以有效地幫助自己克服孤獨。這些義工或自願者的工作可以緩解壓力、減緩憂鬱情緒,甚至可以讓自己交朋友、與他人保持互動,這些積極的想法都能成為一個更快樂的人。

這些機會,包含參與淨灘活動、探訪療養院的老人、在兒童醫院做服務、在學校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在流浪動物中心照顧動物、成為愛心送餐的自願者等。

通常這些機會,都很容易能在社區中心找到,你也能在自己住家附近建立一個更緊密的關係,甚至生活上也更容易遇到他們,久而久之就能變成朋友、減少孤獨感。

4、加入團體或參與社團活動

加入團體或參與社團活動
加入團體或參與社團活動

專家建議,在孤單時,不妨可以參加各類型你有興趣的活動,一旦有事情忙、有人可以共同鑽研一定的目標,就能讓孤單的感受大幅降低。

這些活動五花八門,也許是登山、健行、運動、園藝、插花、編織、烹飪等,而且社團往往都有固定的課程與活動。這當中,包含嘗試新的事物──也許是讀書、學習樂器、培養新興趣,試著做一些挑戰,你會發現自己變成一個有趣且有吸引力的人。

5、練習自我保健的方式

練習自我保健的方式
練習自我保健的方式

人在孤獨的時候,其實也是健康最不被重視、忽略的時刻,特別是在怨天尤人和情緒低落的當下,心理的問題很容易跟著影響生理,因此千萬不要忽視運動、均衡飲食、適當睡眠、沐浴陽光等正面的能量。

舉例來說,運動可以增加腦中的腦內啡,它們又被稱為快樂賀爾蒙,能使情緒穩定並讓心情感受更好;而適度在陽光下漫步,能增加血清素的產生,幫助正面、積極的想法產生。

此外,健康的飲食也是重要的一環,因為高糖、高度加工的食品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要養成停止自己在身體上容易受到傷害的壞習慣,包含飲酒和吸菸;更進一步,可以試著自己料理健康飲食,將蔬菜和水果納入生活,多吃原態食物,良好的飲食習慣能讓人更加快樂。

最後,充足的睡眠也與健康情緒息息相關,如果有嚴重失眠問題,也應尋求醫生協助,試著改變生活習慣、確保外力的干涉降到最低,是個能改善睡眠品質的方式。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你真的不是一個人!60歲後和孤獨相處的6個好方法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研究證實:人生47歲時最悲慘
覺得自己很寂寞?心理師證實:享受孤獨的10大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