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擘跨足健康醫療市場,數位健康大紅大紫?個人隱私難兩全

新冠肺炎疫情推波助瀾,全球醫療量能備受挑戰,定期就醫需求的民眾必須出門就診,承擔染疫風險嗎?

在數位科技發達的時代,數位健康成為疫情下的投資新星,據風險投資公司 Rock Health 的統計報告,2021 年第一季數位健康的投資高達 67 億美元,創下單季新高,而 2020 年全投資額則為 140 美元。同時,愈來愈多科技巨擘投入健康醫療市場,推出數位健康部門、計畫,像是 Google Health 部門、Apple Casper 醫療計畫。

數位健康的投資比較 .jpeg
2021 年第一季數位健康的投資高達 67 億美元。

遠距醫療讓你宅在家輕鬆防疫

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報告預測,由於遠距醫療機器人與相關平台的合作,2019 至 2025 年間遠距醫療市場年增率將突破 28%。

遠距醫療特別適合用來定期追蹤或治療慢性疾病,也可以監測心臟衰竭﹑中風、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狀。加上現在「人手一機」以及5G的發展,更促進遠距醫療的普及。

而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遠距醫療讓民眾透過手機或電腦等就可以進行電話、視訊問診,不必親自前往醫院、診所,避免人群聚集,也能降低醫護工作者與患者的接觸風險,對抵抗力較弱的老年族群來說,可達到「宅在家防疫」的效果。

national-cancer-institute-L8tWZT4CcVQ-unsplash.jpg
national-cancer-institute-L8tWZT4CcVQ-unsplash.jpg

人工智慧成為醫生智囊團,精準對症下藥

除了遠端問診等面向患者的應用,在醫生端也因為新科技人工智慧的加入,讓看病效率提升。

藉由人工智慧的模式辨認,可縮減醫生判斷病情的時間,得以在短時間內針對癌症病患的基因結構、生活型態,制定更加個人化的療程。美國學者甚至利用人工智慧診斷 Covid-19 患者,即使是無症狀患者,也能透過咳嗽的聲音來測出是否中標。

隨著人工智慧、電腦運算能力的進步,無線與微型化的創新醫療設備,提升了器材之間的互聯程度。Deloitte 的報告顯示,現有超過 50 萬種醫療科技,多種設備的數據連結、共享,締造了醫療物聯網(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 IoMT)。

近期臺大醫院聯手台灣微軟、工研院及泰博科技等推出「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即是醫療物聯網的展現。透過物聯網科技,可連續、即時上傳 Covid-19 患者身體數據的變化;醫師也可透過雲端資訊平台進行遠端監控,隨時掌握病情的變化,降低「快樂」猝死風險。

過去健康醫療照護模式被動且多是偶發性的,民眾感受到身體不適才前往就診,導致高成本、營運效率低。經數位轉型後,不論是遠距醫療或人工智慧,都可以節省醫療產業與民眾的時間、金錢成本,醫生只需親自處理較複雜的病情,將醫療效能發揮極致,進而提供高價值的照護模式。

醫療數位化帶來便利,但隱私與敏感個資該由誰保障?

雖然健康醫療數位轉型提升該產業價值,科技巨擘也來搶健康商機的大餅。但是,民眾考量個人資料的隱私,對資料存取使用疑慮,因此科技公司的健康醫療計畫並不如預期順遂。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2016 年開始 Apple 展開代號為「Casper」的醫療計畫,買下總部 Apple Park 附近的診所,自僱醫護人員,同時也配合該計畫開發 HealthHabit App,計畫初期先以公司員工為服務對象。但是,Apple 的醫療計畫成效不彰,員工質疑 App 的隱私性,認為公司蒐集健康數據的目的可能是要用來開發產品。

資訊安全是另一個健康醫療數位化必須處理的課題。Imperva 研究報告發現,由於各產業因應疫情發展資訊科技設備,因此 2020 年成為資安表現最差的一年,資料外洩的情況最為嚴重。

像是 2020 年底,歐洲藥品管理局(EMA)遭駭客入侵,Covid-19 疫苗相關資料遭非法存取,引起全球譁然,而今年 1 月上旬健康醫療產業的資料外洩單日更高達 9,008 次,破去年的單日最高紀錄。

CYBER SECURITY
CYBER SECURITY

個資不想被竊取,公司可以怎麼做?

科技公司面對資安漏洞並不是只能束手無策,可依資料的機密性加以劃分,並依此等級採用相對應的作業方式與保護措施。數位健康產業所持有的病歷資料、身份證字號、通訊資料等都是敏感性資料,外洩通常會對個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或損害。

在存取用戶資料時,建議公司以「資料最小化」為原則,基於特定目要求資料蒐集,公司只保留必要的資料,並且控制這些資料的近用權,明確規定內部人員可以取用哪些資料,降低資料外洩的風險。

現有一些自動化軟體,如 Wherescape,可增強公司資料庫的安全,協助公司處理、過濾資料存取請求的通知,即時通知公司發生資料外洩危機,而公司也必須事先制定處理機制、定期資安演練,才能迅速反應,避免用戶資料落入有心人士手中。